念佛之法,按照净土法门的说法,口念是念,心念也是念;既可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可单念“阿弥陀佛”名号。“南无阿弥陀佛”原为梵文音译,从中译含义看,“南无”意为顶礼,归依,“阿”为无,“弥陀”为量,“佛”为觉者。这样连贯起来,其意即为顶礼或归依无量觉者。
此外,净土功法的持名念既可默念,又可出声念。默念是口唇虽有念的动作,但不发出念的声响。为了使念时思想不致走散,从而收到凝神静虑的修性养生效应,所以默念时不管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还是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定要在念者心里一字一字的从头到尾,历历清楚,否则便达不到疑心一境的入定境界。
由于这是持名念中一种最为简单的方法,所以非旦坐时卧时可行,就是在乘车、走路、洗澡等不必用心用脑之时,也可随时默念,以收摄心归静,不致旁驰之效。
修习净土功者于默念时,如果昏昏欲睡,或一时难以摄心运功,可以临时改为出声念的办法。其法可振作精神,出声朗朗,逐字逐句,历历分明。为此,出声念对治昏沉懈怠,驱除相续不绝的杂念,有着较大的作用。因为出声念时间长了容易唇干口燥,所以只宜作为居家默念走神时的一种临时性过度,不宜选作长时期的修习之法。
综合以上道家和禅者的两种功法,所以坐禅凝神法除端坐外,还加入凝神一法。具体说来,坐禅凝神法操练的基本方法有调身、调息与凝神三种方法。
1.调身
调身是指调整身体姿势、松弛躯体、动作正确。不论何种功法,都讲究姿势,正确的姿势既有劲而又能放得松,所谓“筋骨要弓,肌肉要松,节节贯串,虚灵其中”。这样可使周身气血运行通畅。
坐禅凝神法基本姿势取垂腿坐式。避开强光与嘈杂的声音,闭目坐在高低适宜的椅凳上,以坐下来大腿面保持水平为佳,小腿垂直,两脚平行着地,两膝间的距离以能放下两拳(拳腿相对)为准。两手心向下,自然地放在大腿面上。两肩下垂,腰须直,勿用力,不要挺胸、驼背、仰面、低头。下颌略向回收,端直头颈,使鼻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并和脐孔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两眼微闭。自然合口,舌尖轻抵上腭,双齿微接。体态以端正自然为标准。
2.调息
调息是指呼吸的调整和锻炼。调整呼吸不仅可以直接调和气血,锻炼内脏,也可以积蓄和运行内气。调息要求做到匀、缓、细长、自然,概括起来有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停闭式呼吸法、大呼吸法、风呼吸法、踵息法、胎息法、休息法及读字呼吸法。
坐禅凝神法采用停闭式呼吸法。停闭式呼吸法是在腹式呼吸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呼吸法,即在一呼一吸或一吸一呼之间有一停顿闭气的时间。这种呼吸法对内心的贮存与调动及某些消化系统疾病很有帮助。
呼气时收腹,让浊气从口中缓缓吐出,气吐尽后,放松呈紧张状态的下腹部肌肉,闭唇,舌上翹抵着上腭,让空气由鼻自然吸入体内,气足后即停顿闭气,数8下,再缓缓吐气。
3.凝神
为了克服躁动,消除妄想,在停顿闭气时默念坐禅凝神指导者为每个人所选定的一两个单词,或一句短语。
内心躁动不安者选用的导语为“沉着、平静”。
心情紧张者选用的导语为“心身松弛”。
失恋悔恨者选用的导语为“永不后悔”。
忧思不断者选用的导语为“难得糊涂”。
高血压患者选用的导语为“松弛、平静”。
……
一般情况下,凝神导语采用默念,但有时也可采用出声念的方法。一切以能消除杂念,摄神静心为宜。
(责任编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