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吃“花花蛋”
75岁的李丽芸脸上皮肤透光,眼睛清亮,用同事的话说,“有精神气”。她对饮食很注意。早上通常一盒纯牛奶煮麦片,一周吃两次“花花蛋”。做法是在牛奶麦片煮开后,打一个生鸡蛋进去,稍微煮熟即吃,不需放盐糖。中午则在午饭外加一道“健康特饮”,即用一根玉米和泡了一晚的30克黄豆一起用豆浆机打汁,直接加热饮用。她建议上班族头一晚做好这种特饮,放在冰箱里,好过喝瓶装饮料。晚上只吃半碗饭,但强调要有青菜。夏天则吃芥菜煮番薯,女性可加片姜,这样既解暑又不会太寒凉。
防衰老骨头要护好
黄宪章主任医师,今年79岁,广东省政府授予省名中医,上世纪60年代起即任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主任,广东省委保健医生。继承我国南北两派正骨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以擅长正骨手法、精理骨伤疾患而著称。
养生
作为一名骨科名家,黄宪章时常这样告诫病人和弟子:“骨老则人老,要使人不老首先要骨未老!”人老的表现最常见是“含胸”,这就是“骨老”的表现。
黄老有一套“练骨”秘诀:平常去10层以下的地方,有楼梯他就坚持不坐电梯,以锻炼腿骨。拉“扩胸器”可锻炼臂骨,每天拉十多分钟。此外,他还喜欢三种活动:跳交谊舞、桌球、高尔夫球。
他主张,从四十岁起就应注意“补骨”。“补骨关键在补肾。”黄宪章说,中医常讲“肾主骨”,肾与骨的生长、发育有密切的关系。可多用杜仲、杞子、肉苁蓉、巴戟等药材煲汤,但平时也要多晒太阳。
练骨三动作:摆腿压腿半蹲
他建议,平时可多做三个动作。一是前后摆腿,扶栏杆或椅背,前后摆动左腿,然后换右腿,摆动幅度可由自己调节,腿随机绷直、弯曲。
二是压腿,把一条腿放到椅子或者高台阶上,然后弯曲,另一条腿自然放在地面,伸直。上身可挺直向椅子方向上下压动,也可以侧向椅子上下压动。
三是半蹲和弹蹲。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成120度,上身挺直,目视前方,微下蹲,再起来,均匀呼吸。半蹲练习熟练后可练弹蹲,即在半蹲的动作基础上身体像弹簧一样上下弹动。
老少养生多重健脾
罗笑容主任医师,1934年11月生于岭南中医世家,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导师,儿科学术带头人。1993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省名中医称号”。独创治疗小儿常见病肠炎、腹泻的“罗氏苍蚕止泄方”,以及对治疗小儿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有良好临床疗效的“升阳益肾汤剂”,特别重视病人的食疗保健对治疗的配合。
75岁的罗笑容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罗婆婆”。慈眉善目、性格开朗的她每周四次到医院坐诊半天,每次要看30~40个病人。除了坐诊,身为儿科学术带头人的她还要处理一些医院的事务,时常要审阅徒弟的论文并进行指导。精力充沛的她,时常会遇到年轻医生请教养生秘诀。
“我的养生其实很简单。”她笑说,自己并不特别讲究吃东西,更不进补。但她坚持规律饮食,清淡为主,餐餐要有鱼有青菜,更注重健脾胃。
餐餐要有青菜鱼
“我最喜欢吃鱼,天天吃,海鱼、太阳鱼、鲈鱼都不错。” 罗笑容说,老人脾胃虚寒,消化能力差,而鱼肉容易消化,蛋白质多,对女性尤其好。
青菜选择也有讲究。生菜、红萝卜和白菜性偏凉,女性体质偏寒,不宜多吃。菜心性平和,用水白灼一下吃,不必放很多盐。罗笑容不爱吃水果,近年来在女儿的劝导下,也开始吃水果。但由于血糖偏高,她一般选择杨桃、柚子和香蕉。“老年人肠胃偏弱,水果还是不要一次吃太多,以不会腹泻为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