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

2010-03-16 09:22
来源:中华中医网 作者:网络
采用电针健脑安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取穴为百会、神庭、印堂、四神聪、太冲、神门、内关。
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风后情感障碍以中风后抑郁为主。在一项调查中发现,约30%得中风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症状。

 

  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对针灸治疗中风后抑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与药物相比,使用电针治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本疗法采用电针健脑安神针法治疗中风后抑郁,取穴为百会、神庭、印堂、四神聪、太冲、神门、内关。

 

  本疗法具有中医药传统的优势简、便、验、廉,不良反应少。

 

  诊断标准

 

  中风病诊断标准:

 

  1.主症:偏瘫、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40岁。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1.有忧郁不畅,精神不振,胸闷胁胀,善太息,或不思饮食,失眠多梦,易怒善哭等症。

 

  2.有郁怒、多虑、悲哀、忧愁等情志所伤史。

 

  3.经各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器质性疾病。

 

  4.排除癫病、狂病。

 

  适应证

 

  1.年龄在18岁~70岁之间。

 

  2.符合中风(脑梗死、脑出血)及抑郁发作西医诊断标准。

 

  3.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分。

 

  4.符合中医中风病及郁病诊断标准。

 

  5.病情属于轻度、中度者,即无精神病性症状者。

 

  禁忌证

 

  1.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抑郁发作。

 

  2.重度抑郁发作。

 

  3.年龄<18岁或>70岁,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药物过敏者。

 

  4.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5.具有下列禁忌证者:①心、肝、肾功能衰竭;②对于针刺严重晕针;③针刺选穴部位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④针刺过敏者。

 

  技术操作方法

 

  1.器械准备

 

  针刺应用毫针,电针治疗仪。

 

  2.取穴

 

  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印堂:在额部,当两眉头之间。

 

  四神聪:正坐位。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共4个穴位。

 

  太冲: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神门: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