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饮食促进养生 教你健康饮食方法
均衡饮食能够帮助我们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但是人们通常都有各自的饮食偏好,选择食物的时候总会偏向于其中某几类,而不能够均衡摄取营养。对于此种状况,我们又从食疗养生的方法中找到新的对应法则,具体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就知道。
青椒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均衡饮食是指饮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饮食中所提供的营养素与机体的需要两者能保持平衡。
多样化均衡
医师指出,人类所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可概括为七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各种食物营养素含量的不同与侧重,使得任何单一的天然食物很难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而食物的多样化可以做到这一点,从而达到均衡饮食,营养机体的作用。
有营养学家提出每人每天的食物种类应在30种以上。
传统膳食原则
传统中医食疗养生观充分体现了均衡饮食这一观点,几千年的文化,积累了中华民族传统养生保健的膳食原则:
●“天人合一,身土不二”(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生态观。
●“调理阴阳,阴平阳秘”的健康观。
●“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食疗观。
●“审因施食,辨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
人体需要40多种营养素
医师指出,人类所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可概括为七大类,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因而遵循:
●“饮食清淡,素食为主”。
●“可一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豆”。
●“粗茶淡饭,青菜豆腐保平安”。
●“食,不可无绿”。
饮食养生
医师说,所谓饮食养生,是指用中医理论来认识饮食作用,调配原则,摄取宜忌,做到合理进食,以达健身防病、益寿延年之目的。只有合理平衡的膳食方能达到营养形体,防病治疗的功效。
饮食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故有“民以食为天”,“饮食不可一日废之”之说,华人讲究食疗历史悠久,历代名医对膳食重要性有许多论述:如“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也”;“食物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合则于脏腑有益,而可却病卫生;不合则于人脏腑有损,而即增病促死。”……
随着饮食养生知识的普及,人们的膳食营养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不仅对怎样吃感兴趣,而且对吃什么更健康甚至可预防和治疗疾病尤为关注,食疗养生让人们既可从饮食中得到保健医疗的效果,又能在医疗中品味美食佳肴,得到轻松愉快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