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进补,要强调合理进补。在中医看来,不同体质之间的补益方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滋补可分为清补、温补或大补还有平补。而每种补益方法,分别适合于不同体质的人群。
养生进补,要强调合理进补。在中医看来,不同体质之间的补益方法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滋补可分为清补、温补或大补还有平补。而每种补益方法,分别适合于不同体质的人群。
所以,在进补之前,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季节、时机等方面,来选择进补的食物,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清补
适合于湿热、阴虚体质的人群。一般来说,湿热体质的人平素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容易口苦口干,大便干结,或黏滞,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而阴虚体质的人通常面色潮红、皮肤偏干、易生皱纹,手足心热,平常易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眩晕耳鸣,睡眠差。
对于这样的体质,不能进行大补,只能以清补的方式,协助补益。这类体质的人群,平常适合吃性味平和的肉类,如鸭肉、鹅肉、鸽肉、鹌鹑,性味平和的蔬菜如胡萝卜、黑木耳、香菇、银耳、蘑菇、猴头菇等。另外还有大枣、山楂、橄榄、南瓜子、花生、黑芝麻、莲子、橘子、葡萄、杨梅等性味平和的果品,并建议少食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慎食煎炸炒爆的物品。
温补或大补
适合阳虚、气虚体质的人群。阳虚体质体现为面色柔白,毛发易落,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红,边有齿痕、苔润。而气虚的体质也有相似之处,表现为面色柔白,肢体容易疲乏,易出汗,口淡,唇色少华,毛发不华,头晕,健忘,大便烂。舌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气虚体质者可以多食用具有补益作用的肉类,如牛肉、兔肉、猪肚、鸡肉、鸡蛋以及多种鱼类。阳虚者同样可以多吃有温补作用的肉类如羊肉、虾,甚至还可以适当增加姜、葱、蒜、胡椒、茴香等调味料。气虚者多有脾胃虚弱,因此不宜食用过于滋腻、难以消化的食物。
平补
适合平和体质的人群。平和体质,应该也是较为协调的体质。这类人精力充沛,形体匀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睡眠安和,胃纳良好,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因此,无须进行大量进补。
平和体质的人群多数食品都可以食用,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宜的饮食,不要偏食。日常生活中,可以煮山药薏米粥,先将粳米洗净,放入薏米、水适量煎煮,然后放入山药,文火煮熟,加入食盐适量。每周2~3次。
(实习编辑: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