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中医养生 > 养生常识 >

夏季养生:夜卧早起忌怒

2011-06-09 14:47
来源:39健康网 作者:39健康网
夏天分为孟夏、仲夏、季夏,就是农历的四、五、六这三个月。

 

夏天分为孟夏、仲夏、季夏,就是农历的四、五、六这三个月。
 
夏天三个月为“蕃秀”。“蕃秀”就是指万物繁荣秀丽,也就是说阳气更加旺盛了,天地之气开始上下交合,树木万物开花结果。夏天是炎热的,赤日炎炎似火烧。
 
◎夏天起居保养要点
 
在夏天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就是晚一点睡早一点起。春天是“夜卧早起”,夏天也是如此。
 
夏天比春天睡得还要晚一些,白天起得还要早一些。为什么呢?因为白天更长、晚上更短了,所以人的养生也要与阳气的变化相呼应,要睡得再晚一些,起得再早一些,就是睡的时间比春天还要再少一些。这个时候,要“无厌于日”,就是不要讨厌夏天的太阳,不要讨厌天热。
 
夏天虽然比较热,但不要老躲在家里,害怕阳光,最好还是使用比较自然的避暑方法。尤其现代人总是待在空调房里,待在那种人工营造出来的冷环境中,这样反而对人体不好。
 
要自然避暑,可以到树荫下面、小河旁边。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下出点汗,对人体是有利的。如果你总是躲在空调房子里面,大量地吹着冷风,喝着冷饮,这种阴寒之气就会伤害阳气,把汗都闷回去,体内的浊气发泄不出来,这样毛病就出来了。
 
按中医理论来说,夏天主心,夏天容易伤“心”,要注意预防心脏病。夏天心绪要平稳,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心气没有养足的话,就会伤害心气。夏天是火热的,秋天转凉了,寒热交替,这个季节没有调整好,就会使得下一个季节——秋天收气的功能减弱,秋天就容易得疟疾,俗称“打摆子”,生病以后会一会儿觉得冷,一会儿觉得热,到了冬天还可能会重复发病。
 
因为夏天阳气比春天更往外升发了,所以人的气息也要向外宣发,人体的养生也要更加地伸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这就是夏天的养生原则——“养长之道”。
 
◎夏天精神调养
 
人在夏天的精神活动受到阳气的鼓动,同样处于一种活跃的、精力充沛的状态,但是在精神方面要避免过分的亢奋,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像花蕾一样,适当地释放自己的精力。
 
夏天最容易使人发火,夏天为火,天气的炎热使人容易激动、发火。虽然我们应该适量地把自己的情绪发泄出来,使得体内的阳气能够向外宣通、发泄出来,不要把心中的阳气憋在身体之内;但是也不要太过分,如果过分的话,气息就会泄掉。我们采用的养生方法是适应自然而不是逆自然而行,要注意情绪不要激动,让它慢慢释放。
 
有一个词“苦夏”,就是说夏天的时候很苦,原因就是阳气太盛,天气太热。这个时候,既要让阳气升发,又要注意不能让阳气过度发散。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