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壮族乡的壮民少数择山而居,多数居住在丘陵河谷地带,如清塘、贝家、李家等地。居民一般以同一姓氏建村立寨,壮语叫“班”。现在村寨有的还叫“捞班”、“老鳖班”等,随着人口的发展以后,村寨出现了“地拱”。村子里头有许多的 “地拱”,汉语叫门楼。壮族人建立“地拱”的主要目的是体现同姓中的分支,是公共出入场所。若本姓分支中有名人(或大人物)则将其功名的金字匾额,置于门楼前面。“的拱”的门头上,必定有对“眼睛”(用八瓦做成),楼棚放置老人的寿木,楼下两侧置长凳或大树,供闲人坐歇息及儿童玩耍,如贝家村壮寨的大门楼就是如此。
壮族土司衙门则白墙青瓦,圆形拱门,门顶制作成古代时文人帽子状,两边对称青瓦盖肩,如清塘壮族乡人民政府大门就是采用这种风格建成的。有些门楼壁上有石刻,记录着本族祖先的来历或置放记录本族重大历史事件的碑文,如清塘观音山村“老地拱”就置有历年有关部门对本族后龙山的判词即《各村后龙山判词碑》。各姓氏都建宗祠,内设祖先的牌位神龛,以供子孙朝拜,宗祠内有前厅、中厅、后厅等,以天井间隔,厅堂都是公用的,遇到红白婚丧便在这里举行活动。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