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中华饮食 >

【布朗族饮食】火塘酒、油炸花蜘蛛、玉麦砂白酒

2009-03-21 02:4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布朗族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饮食喜酸辣,并嗜好烟酒。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并以牙齿被染成黑色为美。布朗族喜欢饮酒,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

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玉米、小麦、黄豆、豌豆等杂粮。饮食喜酸辣,并嗜好烟酒。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并以牙齿被染成黑色为美。喜用锣锅或土锅把稻米焖成米饭。尤擅煮竹筒饭,煮时选一段鲜竹,装好米和适量的水,用火烧熟,剖开竹筒一人端一半以竹筒当碗用。米饭沾有竹瓤,食之有新竹清香和经炭火烘烤的香味,很可口。

肉类以牛、羊、猪、鸡肉最为常见,也常捕食野味和昆虫。菜肴的烹制技法以清煮、凉拌居多。

对许多野味、鱼、虾、蟹、蝉、虫等食物一般还用舂、炸、蒸等方法烹制。如:舂螃蟹、油炸花蜘蛛、蝉酱等。还常腌制酸味食品,如酸笋、酸肉、酸鱼等,制作方法同当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大体相同,但布朗族常在腌酸菜时最上面放一层米饭。

喜欢饮酒,且大都自家酿制。其中以翡翠酒最为著名。这种酒在出酒时用一种叫“悬钩子”的植物的叶子过滤后呈绿色,很像翡翠的颜色,因此而得名,布朗族人性格豪爽,朋友间有“有酒必饮,饮酒必醉”之习俗。

喝茶是布朗族的另一个嗜好,并且善作茶。竹筒茶和酸茶是布朗族所特有的。民间还常把酸茶做馈赠亲友的礼品。

居住在西双版纳布朗山的布朗族妇女,尤其是怀孕妇女嗜食当地红土,据说此红土有止吐、除腥、提神之效。

火塘酒

居住在澜沧江畔南涧彝族自治县泳沧区板桥乡的布朗族,当自己的姑娘许配给人以后,就要请吃“火塘酒”。吃“火塘酒”时,主人家要把全村年岁最大、最有威望的老人请来,而本家族(直系亲属)则必须大人小孩一律请到。吃酒一般在晚上。当被请的人们围火盘腿而坐后,主人开始敬酒。一般用大碗盛酒,先敬年长者,年长者尝一口后,依次往下传递。传满一圈后,主人又才倒出数碗酒,两三人同喝一碗不定。待酒喝至半酣,主人就开始郑重宣布:自己的女儿已许配嫁人,并介绍姑爷是谁,说明今后不要再请别人来提亲了。此时,在坐者都可当面议论或提出意见,但过后则不能议长论短。

布朗族特色菜——波弯阿勒 
    波弯阿勒,是油炸花蜘蛛。这种叫阿勒的花蜘蛛,在野外林间结网,个儿有小手指般大,身上长有花斑。圆鼓鼓的肚子里,尽是具有丰富蛋白质的乳白色汁液。人们上山下地时,用树枝裹缠蜘蛛所结的网,把花蜘蛛网在网内带回。烹饪时,去掉蜘蛛头脚,仅用圆肚作为原料,只需用清水冲洗一遍,便可投入油锅煎炸供食。
  油炸花蜘蛛,香味扑鼻,与油炸蜂蛹一样的喷香可口。是一道营养丰富、加工方法简单、风味独特的食品。

布朗族特色饮品玉麦砂白酒 
    居住在云县澜沧江畔的布朗族,不仅喜欢饮酒,酿酒历史也很悠久,玉麦砂白酒就是他们的特色饮品。
  当地布朗人称包谷为玉麦,玉麦砂白酒就是将包谷研磨成颗粒,用水浸泡后蒸熟冷却,放入酒曲,经二至三天发酵而成。这种酒用水调稀后饮用,味道甜中带辣,冬饮可暖身,夏饮能降暑,并有提神开胃和消除疲劳的作用。勤劳的布朗人下地劳动或出远门,喜欢把它装在葫芦或口缸里封严后随身携带,休息时用凉开水或山泉调稀,喝上几口来解渴提神。
  布朗族还喜欢用玉麦砂白酒招待客人。他们认为家中来客是吉祥的预兆,于是总要热情地端上一碗用开水调好的玉麦砂白酒敬客人,要是客人能够爽快地喝下,他们便会与客人无所不谈。

(责任编辑:不羁)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