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中华饮食 >

【上海小吃】南翔小笼包:中华民小吃,上海的“美食大使”

2009-04-20 10:1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南翔小笼包为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名点,素负盛名。因其形态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状,以特制的小竹笼蒸熟,故称“小笼包”。它有代表性,它是中华名小吃,也是上海的名小吃。

南翔小笼包为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名点,素负盛名。因其形态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状,以特制的小竹笼蒸熟,故称“小笼包”。

不过中国各地都有包子,有名的包子也很多,这南翔的小笼包又有什么独特的魅力呢?

它的做工比较好,比较讲究,皮薄,它是用死面,不是用发面,死面做,里面的馅也有独到之处,它还有肉皮冻,做肉皮冻很讲究,它主要是把肉皮冻了以后拌在肉馅里做成馒头,一蒸它就变成了汤了,汤汁很丰富,咬破后,汤汁进入口中,口感特别奇妙。它有代表性,它是中华名小吃,也是上海的名小吃。

南翔小笼包已有百年历史。最初的创始人是一家点心店——日华轩点心店的老板黄明贤,后来他的儿子才在豫园老城隍庙开设了分店。也就是在这繁华喧闹的豫园,这来自南翔小镇的小笼包,越卖越火,最终成名。

南翔小笼用它独特的美味招引了天下无数食客。所以有人笑言,到上海必游豫园,游豫园必尝南翔小笼。发展到今天,南翔小笼可以说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小吃,而简直就是一门艺术了。

美食本来就是一门艺术,中国人发明的包子可算是这门艺术中的一个杰作,而南翔小笼更是把这一艺术发展到了一个极致。南翔小笼制作精细,它以精白面粉发酵为皮,选取猪腿精肉为馅,而最独特的是要用隔年老母鸡炖汤,再和猪肉皮煮在一起,然后做成皮冻,拌入馅内。

做面皮的老师傅经验丰富,揪出的面团大小均等,还用食用油抹其表面,据说这样会使口感更好。包之前要把胚子拉到底,差不多大小,包的时候手要向上拉,正常的褶要十四五个,它的优势是皮薄,肉嫩,丰满。热腾腾的雾气直往上冒,小笼包蒸好了,此时的小笼包一个个雪白晶莹,如玉兔一般,惹人喜爱。戳破面皮,滑溜溜的汁水一下子流出来。雪白的面皮,透亮的汁液,粉嫩的肉馅,诱人到极致。南翔小笼包味美细腻,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从当年第一次在南翔小镇石舫上零售,到今天分店遍及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南翔小笼的变化令人瞩目,然而,它的那份原汁原味、自然淳朴却始终不变,始终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食客。戳破面皮,蘸上香醋,就着姜丝,咬一口南翔小笼,然后细细品味,品味上海传统的饮食文化,品味远离喧嚣都市的那份“乡野”之情,品味好吃的南翔小笼。

2008年在德国汉堡开出南翔馒头的第一家欧洲分店。南翔小笼蒸出了国门,蒸出了兴旺之气象。“南翔小笼”由此成为上海的“美食大使“,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者,在接待世界各国元首和重要贵宾活动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宾至如归的服务氛围,让客人领略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众多色、香、味俱佳的精美点心,让贵宾们沐浴着四季的春风!南翔小笼包,让世界见证了中华美食的不凡品牌!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