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鄂伦春族的食品主要是兽肉和一些采集物。食兽肉最多的是狍子肉,其次是鹿、熊和野猪肉。他们吃兽肉的方法除了经常使用的煮、烤、烧、炖外,还有一些吃法独具风格。如“阿斯根”、“阿素”、“吊烧”等。“阿斯根”是指生吃鹿肝、狍肝和肾。“阿素”是把狍、鹿的头肉、肺子、脑子一齐煮熟后,放上猪油或熊油,加点葱花,然后搅在一起,热一热吃。“吊烧”是用动物的胃放入肉和水,再吊在火上烤。鄂伦春人还有制作肉干储备用的习惯。他们的主要副食品是野菜和野果。如野葱、野韭、野芹菜、柳蒿芽、黄花、木耳等都是他们采集的食物。
解放后,鄂伦春族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由猎业转向林业、渔业等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粮食类食物已成为主要食品,兽肉成为副食了。就是获得了狍肉之类,除传统吃法外,还能用它进行炒、熘、烤等,制做得比过去精细多了。他们把鱼插在木棍上,放在火上烤,烤熟后刮鳞,去掉内脏后食用。还有一种方法是水煮,去鳞、开膛,切成小块后放在水里煮,熟后蘸盐水吃。还可以炖鱼,即把鱼去鳞、开膛、切成小块同野菜一起炖。晒鱼干也分为两种:一是煮熟晒,一是生晒。
鄂伦春族的饮料种类不多,夏天喝泉水,也可用桦树汁解渴;冬天喝化雪水。在他们引进茶叶前,有些人泡小黄芩叶当茶喝,后来砖茶输入进来,立即便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以前他们用马奶制酒饮用,白酒输入后,便以饮用白酒为主。
鄂伦春人主要吸旱烟叶,男女均有吸烟者。纸烟是后来才逐渐传入的,一直不普遍。
目前,因为林区人烟已稠,野兽日渐稀少,尤其当地业已种收粮食和蔬菜,因此在鄂伦春人的食谱上出现了“苏木逊”(稀米粥)“老考太”(粘粥)和干饭。也有“高鲁布达”(面片)“卡布沙嫩”(油饼)有时吃“谢纳温”(饺子)。现在,鄂伦春人的主食基本上以米面为主了。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