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湘西酸鱼的最佳鱼种,是德夯苗寨稻田间的一尾尾活蹦乱跳的鲤鱼。立秋后晚稻抽穗灌浆时,将一块块稻田里的水放干,将鱼捕入一只只背篓背回家,剖肚、洗净、晾干,在鱼肚填满糯米粉,拌入花椒、生姜、大蒜、五香粉等配料入坛,一层鱼,一层盐,一层糯米粉或玉米粉掺和干辣椒粉,重重叠叠,紧紧密密,密封放置在装满水的木盆中,也有连坛埋入泥土里的做法——这种水土隔住空气的酸鱼,少则可保鲜一两年,多则可保持八九年不腐乱,开坛时一阵阵馨香而又酸甜的气味直冲五脏六腑,出坛后一条条酸鱼清蒸、油炸均可。
腊肉
在湘西大大小小的酒桌上久享盛誉的美味,还有仅次于酸鱼的——湘西土家喜爱、湘西苗寨酷爱的湘西腊肉。
湘西腊肉的贮存比湘西酸鱼更为便捷。宰杀年猪后,将切好的一块块猪肉放在陶缸里一层食盐一层猪肉地腌制,并在每块肉上均匀地抹入酒糟和糯米饭,有的还掺入辣椒粉或花椒粉,融入了一些四川麻辣的味道,似乎颇具兼容与开放的气度。
湘西腊肉的香美之味,不在腌制,而在薰烤的功夫上。将腌制好的一块块腊肉悬挂在木楼横梁用葛藤绑紧的树杈、铁钩上,日夜接受着火塘里冷烟文火祭祀般的薰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