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中华饮食 >

【徽菜】掀起徽菜的盖头——不得不吃的几道名菜

2009-05-03 12:4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传统的徽菜以重油、重色而让喜欢清淡的人望而生畏,但是它的口味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因此还是吸引了一大批食客。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徽菜就体现了徽州文化的精髓。

传统的徽菜以重油、重色而让喜欢清淡的人望而生畏,但是它的口味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因此还是吸引了一大批食客。徽菜中有几道名菜,一是腌鲜鱼,二是毛豆腐,这两道菜虽然算不上是大菜,但是他们在徽菜中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的。

先说腌鲜鱼,它又称臭桂鱼,在徽州方言中,“腌鲜”就是“臭”的意思。为什么新鲜的桂鱼要用盐腌过再烧?原来,桂鱼属淡水鱼种,徽州人吃桂鱼大多是从远地挑运,据说曾经有个小贩挑了两桶桂鱼,走到半途鱼臭了,小贩急中生智,刮鳞去鳃,掏尽内脏,再抹上食盐,结果吃起来反而肉质细嫩,而且醇厚入味,后人仿效,就成了名菜“臭桂鱼”。从容地夹起一片鱼,香嫩润滑,没有一丝的腥味,嫩嫩的香香的鱼肉滑入口中,一抿嘴便香消玉殒,鱼肉在口中溶化时的快感让人难以维持那虚假的镇静,于是下筷如飞。桂鱼肚子上的肉比鱼背上的更嫩一些,更“臭”一些。当然,这盘里浓厚的汤汁也是美味之物,夹块鱼肉蘸一蘸汤,更是妙不可言。

吃徽菜,就不得不吃毛豆腐。毛豆腐又叫做霉豆腐,是通过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后才下锅煎食的。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所以经过烹饪后,奇香四溢,出锅口食,更是鲜美无比。有一句顺口溜描述得很恰当:吃了毛豆腐,打你嘴巴都不吐。

除了刚才浓墨重彩推出的这两道菜,还有几道小菜也值得推荐。

徽味炒树花。这道菜就精贵在材料上面。树花是板栗树的树干上生长的菌类,听说是一种濒临绝种的生物,每年只能定期摘采。这树花呈深棕色,细细的丝状,吃在嘴里有微微的苦味,但是很爽口。还有个腊味炒白参也有点类似,据说白参是生长在枫树上的菌类,口感也不错。再推荐个徽州山城清炖鸡。曾师傅介绍说,这道菜里不加味精,不加鸡精,食客们就是冲着它的原汁原味来的。浓郁金黄色的鸡汤诱得我垂涎欲滴,赶紧拿出勺子盛上一碗。看上去,这锅鸡汤没有散发一丝热气,可是喝起来却很烫嘴,原来鸡油起到了很好的保温效果。这时,喝一口热鸡汤,尝一块鲜鸡肉,不由咂着嘴巴赞叹:“美哉!美哉!”

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徽菜的精髓当然也不只是上面提到的这几样。乾隆下江南时“大救驾”的徽州葛粉丸、很薄很韧,带有茶香的五城豆腐干、蕨菜和蕨菜干共同组成的蕨菜丸子,还有由咸肉、南瓜糊、糯香米饭、仔排、豇豆段组成的婺源贡宝,哇噻,舔舔嘴唇,趁机再美美地回味一番。

(责任编辑:一步之遥)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