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民族服饰 >

【“三星堆”人服饰】三千年前“三星堆”人穿衣文化

2009-04-21 11:41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上,发现了款式多样的服饰。三星堆人正是穿着这些炫目而美丽的服饰,生活在成都平原上。三星堆人的衣服多是“左衽”的,“左衽”是一种怎样的服

古蜀探秘

传说在大约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古人开始裁衣蔽体。最初的衣服是一些兽皮和植物纤维制成的,后来才有了丝绸布匹。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茹毛饮血的时代已经留在了历史深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淇奥》中已经有了“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bian)如星”的诗句,意思是有个君子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耳垂。这个时候,上至天子后妃、公卿百官,下至黎民百姓,都有了固定的衣冠服饰,古人的穿着大抵已经很得体了。

三星堆人也不例外。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石像身上,发现了款式多样的服饰。3000年前的三星堆人正是穿着这些炫目而美丽的服饰,生活在成都平原上。这些衣饰可能出自三星堆裁缝之手,他们为三星堆各个阶层都设计出了合身的衣服,精巧的设计让后人艳羡不已。三星堆人的衣服多是“左衽”的,我们知道,中原地区的古人穿的衣服多是开口朝右的,古蜀人的“左衽”是一种怎样的服饰?

神秘王服:一件还是三件?

1986年,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在二号祭祀坑出土。他可能是三星堆古国的蜀王,担任着整个王国军政、祭祀、祈祷的神圣职责,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既然是地位崇高的蜀王,穿的衣服自然也非同凡响。

大立人出土时穿着一件华丽高贵的长衣,考古学上称之为王服。前裾过膝,后裾呈燕尾形,很像今天西方人穿的燕尾服;王服上还绣着飞翔的凤鸟和阴森的兽面纹,似乎是为了刻意营造出一种神秘气氛。

西汉时的蜀人扬雄说,古蜀人的衣服很奇怪,是“左衽”,青铜大立人的服饰即是左衽,证明扬雄所言非虚。服饰史上,“衽”指的就是衣襟,左衽也就是说开口是朝左的。其实古代西南地区的民族,普遍有领口开口朝左的习惯。中原地区的古人服饰,几乎都是开口朝右的,这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汉族的服饰,陕西秦始皇兵马俑的服饰就是统一右衽的。

从正面上看,青铜立人穿着一件“燕尾服”。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从侧面看上去,他竟然层层叠叠穿了三层衣服:最外面是华丽的外衣,中间的衣服反而是最长的,最里面的内衣是最短的,燕尾形其实是中衣的下摆,而不是我们熟悉的像燕尾服一样拖在最外面。

这样奇怪的搭配在中国服饰史上是一个特例,一般我们熟悉的服饰都是外长内短的,缘何三星堆人的服饰恰恰相反,是外短内长的?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这是一种奇怪的搭配。有人说这套王服是蜀王祭祀祖先、神灵时穿的古老法服,想要引起的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3000年前,古蜀王可能正是穿着这件雍容华贵的王服,频频出现在古蜀国的重要场合。

王服用料非常考究,可能由丝绸织成。早在商周时期,成都平原上的古蜀人便已经开始制造丝绸,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穿上丝绸的人群。然而,我们今天已经难以完整地看到远古时期的纺织品了,它们不易保存,极容易朽烂。

大立人头上,还戴着一顶王冠,与他身上华丽的衣服相互映衬。中国最早的帽子与冠,传说是西汉末年,王莽因头秃无发才开始使用的,班固在《汉书》中颇有些许调侃的味道。其实,早在距西汉1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帽子与冠已经戴在了古人头上。帽子是普通人戴的,冠则属于有地位的阶层。中原地区的冠,有严格定制,诸如鸡冠、鹖(he)冠等等。三星堆除了大立人的王冠,还出土了戴象冠、蛇冠、龙冠人像。由此看来,古蜀人对冠的态度,比中原各国,要开放和自由得多。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