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民俗 > 地方特产 >

【城隍庙梨膏糖】老上海的风味小吃:一包梨膏糖,返老还童身健康

2009-04-20 09:5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梨膏糖有本帮、苏帮、杭帮、杨帮之分,而老城隍庙的梨膏糖均为本帮。梨膏糖有止咳化痰、润喉消肺之功效,梨膏糖甘而不腻,甜中带香,香中带鲜,含在口中,回味无穷。

“一包梨膏糖,返老还童身健康”,一句幼时的儿歌,唱出了上海人对梨膏糖的喜爱。

到了城隍庙,除了进入城隍庙宇逛逛,拜拜自己的本名神,驻足于梨膏糖作坊亦是其中的乐事之一。

上海梨膏糖店紧邻城隍庙宇,由于店的档口位于街角而占尽了地利,故上海梨膏糖还是保持了半店半作坊传统格局;街角的一边开裆营业,而街角的另一边紧贴路面则为作坊。可能是作坊临街的缘故吧,梨膏糖那特有的芬芳及作坊师傅们的精堪的技艺时时吸引着游客们的眼球。观看师傅们的“演技”实在是一种享受,而在工业腾飞,信息爆发的今天恐怕再也无缘看到如此精堪的绝技了……

师傅们娴熟地将熬制好的各种种类、款式的倒入一盘盘正方形的木制格内,轻轻抖摇均匀了凉在一边待冷;乘其尚未完全冷却,作坊师傅便用特制的小刀在梨膏糖的表面飞快地划上一格格四方的井子形,由此一块块芳香纯韵、功效各异、齐齐划一、方方正正的梨膏糖便如变魔术般呈现在游人和顾客的面前……

探根寻源,老城隍庙的传统土特产梨膏糖可追溯到唐朝。相传唐初名相魏徵,侍母甚孝。因母经常咳嗽气喘,虽朝中常派太医给魏母诊治,却总不见疗效。开草药煎服,其母嫌味苦而不愿服用,以致病情加重。视此情景魏徵焦虑万分。一日,家人从市上买来不少梨子,魏母素喜吃梨。略懂医道的魏徵,思忖何不用梨汁加糖配上药物。于是,取杏仁、川贝、茯芩、桔红等惨之,熬成膏状药用。果然,熬制好的药糖异香扑鼻,口味甚好;故此魏母乐于服用,不久咳嗽顽疾就此痊愈。消息传开,朝廷内外有患咳嗽者均向魏徵求教良方。魏徵也乐于施人,便将处方和熬制方法一一传授。此后达官贵人和黎民百姓纷纷竞相泡制,广为流传,并逐渐发展成了今日的老城隍庙梨膏糖。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