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郭沫若与屈原的不解之缘

2009-05-23 18:3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 谭家斌
“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伟大的诗人要推数屈原”。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楚辞学家郭沫若,对屈原情有独钟,称“屈原不仅是一位热爱人民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远大

 “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伟大的诗人要推数屈原”。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楚辞学家郭沫若,对屈原情有独钟,称“屈原不仅是一位热爱人民的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屈原与郭沫若都是很有影响的作家、政治家,虽然相隔时代较远,但郭沫若始终如一地热爱屈原,崇尚屈原,学习屈原,研究屈原。郭沫若坚信地说:“我国的屈原,深信有一,不望有二”。

研究屈原的著述最多

纵观郭沫若的历史人物研究中,著述最多的是屈原研究。他自己曾说:“关于屈原的东西写得大概过多了一点”。郭沫若对屈原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三十年代。1926年,他参加北伐路过汩罗时,赋《过汩罗江感怀》一诗凭吊屈原。1935年,身居异国的郭沫若写下一部长篇学术论著《屈原》,由开明书店出版发行。本书论述了屈原的作品和屈原的艺术思想。40年代是郭沫若研究屈原的鼎盛时期,连续发表出版了《革命诗人屈原》、《屈原考》、《屈原的艺术与思想》、《屈原时代》、《屈原:招魂·天问·九歌》、《屈原研究》、《屈原不会是弄臣》、《从诗人节说屈原是否是弄臣》、《屈原的幸与不幸》等论著。郭沫若认为,屈原的确是一位伟大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彻底创立了骚体。另外还创作了著名的戏剧《屈原》。50年代,郭沫若研究屈原的主要著作有《人民诗人屈原》、《评离骚的精神》、《评离骚以外的屈赋》、《屈原简述》、《屈原赋译及后记》等。认为屈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固守正义,诗才卓越,感情充溢。得出屈原从“革命诗人”到“人民诗人”再到“伟大的爱国诗人”的论断。

捍卫屈原的思想最深

从古到今,对屈原其人、屈原作品、屈原评价等,可谓百家争鸣,异说纷纭,但郭沫若始终如一地捍卫屈原。针对一些异说,郭沫若广征博引,缜密考证,有理有据地进行反驳。一是批驳“屈原弄臣”说,论证了屈原的伟大人格;二是批驳“屈原思想的秘密”,肯定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诗人;三是批驳“《楚辞》秦作”说;四是批驳“屈原没有这人”说;五是批驳“屈原作品刘安作”之说。

《屈原》史剧的影响最大

郭沫若在1942年的1月2日至11日,仅用10天时间,创作了气魄宏伟的五幕历史剧《屈原》。剧本完稿后,在国民党办的《中央日报》上连载发表。金山、白杨、张瑞芳等艺人日夜排练。4月2日,《新华日报》头版刊出别具一格的“空前”广告:“屈原明日在国泰公演:中华剧艺社空前贡献,郭沫若先生空前杰作,重庆话剧界空前演出,音乐与戏剧空前试验。”4月3日,重庆的“国泰”大戏院如临暴风骤雨,台上台下热血沸腾。连续公映了17天,产生了少有的轰动效应。演出期间,场场爆满,观众如潮水般涌入剧院,出现了万人空巷的局面。重庆各新闻媒体称“上座之佳,空前未有”,“堪称绝唱”。周恩来、董必武、柳亚子、黄炎培、田汉、茅盾等人观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于屈原的感情最深

1978年,郭沫若因病在北京医院住院时,特别嘱咐夫人于立群将他的《屈原》剧本带到病榻前多次重阅,爱不释手。他对于立群说:“我风风雨雨几十年,是个即将就木的人了,我也要生得光荣,死得磊落”。在即将别世时,又一遍遍地低声咏诵屈原的《离骚》。他还让于立群代他记录了吟《离骚》后集原句构思的一副对联:“集芙蓉以为裳,又树蕙之百亩;帅云霓而来御,将往观乎四荒。”当年6月21日,郭沫若与世长辞,留下的这副集字联是他一生勤奋笔耕写作生涯的绝笔。可见郭沫若对屈原的挚爱之甚,崇拜之深。当今,在屈原的故乡秭归县尚留有郭沫若很多题字。1965年10月,当他得知秭归县要修缮屈原庙和屈原牌坊时,欣然挥笔,题写了“屈原庙”、“屈原故里”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1977年,郭沫若虽然身体欠佳,病情日趋严重,但他得知秭归县修建屈原纪念馆时,仍抱病翰墨,题写了“屈原纪念馆“几个苍劲的大字。他还托夫人于立群为屈原诞生地秭归县乐平里题写了“读书洞”、“楚大夫屈原故里”等隽秀的隶体字。

(责任编辑:诚明)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