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解读》
《论语解读》约40万字,中华书局出版。本书在目标上力求以理贯通,即冠之以义理、条理、情理;在方式上力求以系统论进行解读,即层次、道德、人物、历史等系统去把握。安德义先生的解读,是将每章每一句甚或每一个字都放进系统中去研究,去探索,不是寻常章句式的解读,颇具特色。
由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解读》,一本备受学界关注的书。书中,他审视前贤,另辟蹊径,富有创造性的提出用孔子论世系统来解读《论语》的学术见解,破天荒的第一次从孔子系统的角度,穷尽其有关材料,原著互解,比较分析,发明引申,贯之以义理、条理和情理,进行现代解读。
在“自序”中,安先生提出,孔子的系统是一个运动的系统。按照他的研究,《论语》一书显示出四个系统,即层次系统、道德系统、人物系统和历史系统。
所谓层次系统,是从人格修养和心理修养的角度提出的。他参照黄玉顺先生的研究成果整理出了九类人格,即圣人之仁者,圣人之智者,圣人之勇者;君子之仁者,君子之智者,君子之勇者;小人之仁者,小人之智者,圣人之勇者。
所谓道德系统,按照生活态度的标准,划分为积极道德和消极道德。
前者一共有42个,分为两个大类:
抽象范畴:德、善、和、道、义、中;
普通范畴:最高级别:圣、核心级别仁、人格标准“圣贤”“君子”“士小人”;
一级范畴:“忠”“信”“礼”“孝”“智”“勇”“诚”;
二级范畴:“廉”“清”“敬”“宽”“刚”“惠”“毅”“温”“俭”“让”“直”“谦”“简”“泰” “富”“贵”“强”“慎”“周”“静”;
后者也有42个,分为八个类别:三疾,三戒,三畏,四病(克、伐、怨、欲),四绝(毋必、毋固、毋意、毋我),六蔽(愚、荡、贼、绞、乱、狂),七恶(称人之恶、居下讪上、勇而无礼、果敢而窒、徼以为知、不逊以为勇、讦以为直),一般范畴(枉、惑、同、耻、谲、奢、小人、鄙夫、恕、贪、弱、比、过)等。
所谓人物系统,是依照人物的知名度来作标准来组织的,吸纳了前人的成就,分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贤哲十人”。包括人物的年龄、性格、特长、优点、缺点、以及人物特征和事迹。
所谓历史系统,以《论语》和相关注疏材料各自的历史背景来组织,分为孔子言论的背景历史和对《论语》历代注疏材料的历史分析。此系统大多以前人有关成果为参考。
(责任编辑:慎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