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叶问》——冲破黑暗的爱国主义

2009-05-05 11:39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叶问》剧照 抗战主题的电影从来不会以非爱国主义思想为中心呈现,于是多数则忽略了细节反映道理的层次,让观众只能在浅显而单一的方面反复运用毫无意义的词汇来描写自己怎样

《叶问》剧照

抗战主题的电影从来不会以非爱国主义思想为中心呈现,于是多数则忽略了细节反映道理的层次,让观众只能在浅显而单一的方面反复运用毫无意义的词汇来描写自己怎样又升华了一个爱国情怀。

如果说同是宝石,那《叶问》就是其中被精湛包装、没有多余瑕疵而最为晶莹的一块,于是我便可以抛开其最直观的爱国教育不谈,而叙些片中侧面反映的亦能触动心灵的细节。

纠缠不清的枝藤,不离不弃。

片中的她亦是如此,有所有好妻子称职、贤惠的形象,为影片颓然时增添了久违的豁然开朗。“我从来没有支持过他比武……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比武了……为什么你们不给我这个机会……”她像个孩子般哭闹。那是一个巨大的、满载自责的黑洞。同时,如果她真的没能回去,会不会永远在自我谴责中度过余生。

突然觉得,所谓最大的错处,就是连自己都找不到借口去原谅自己。

不记得他的名字,一个翻译,仅此而已。掠过影片,满腔的爱国热情,他也许是一个反面人物的代表,但不知为何会同情而感激他。从来都是这样,会赞美一个很多人都咒骂的角色。我看到了抗战时最体面俊秀的一个中国人,以及他无法名状的无可奈何。“他们怎么做关我什么事?我只是一个翻译!我也要吃饭的!我是一个中国人!不是走狗!”一种莫大的酸楚弥漫开来。我终于发现,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是多么幸福。他在残酷的日本人的巨大阴影中还是默默地帮助中国人,在无情的咒骂声中仅仅为了生存去服务日本人。

如果只是为了信念而没有意义地死去,那这是不是忠心耿耿?相反,如果只是为了活下去而被迫为敌人服务,那这算不算叛国?

原来很多事都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可以早些用支持来抹杀掉日后的悔恨,可以用任何途径和方式来爱国。好好学习,末了就不会怨恨自己当初没有刻苦。做力所能及的一切,被人赞扬和默默付出都只是形容词而已。

(责任编辑:落叶随心)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