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剧照
国产影片《詹天佑》一推出便得到人们广泛关注,分别获得“华表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年近80的孙道临与珠影的于力一道前往詹天佑工作、生活过的京张、川汉、粤汉铁路沿线进行实地考察,向掌握第一手资料的人了解当年的情况以及詹天佑留给人们的印象,逐渐勾勒出丰满的詹天佑形象。
用124分钟的电影来展现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难免会陷于冗长的铺垫中。杨浦区影管所所长钱峻崖说,《詹天佑》抓住了京张铁路的修建与通车,修建全国铁路网梦想的形成与破灭,争取北满中东铁路的保护权等几个重场戏,塑造了一个忧国忧民、全身心奉献的感人的知识分子形象。全剧不局限于家喻户晓的詹天佑与京张铁路的故事,而是撷取了詹天佑事业生涯中能折射历史轨迹的关键时刻,从而使影片不仅再现了詹天佑的生活片段,更揭示出知识分子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历史规律。
教师程善复提到《詹》剧节奏流畅明快,每一章节都设置悬念,并让詹天佑始终处于矛盾冲突中:与大自然斗,与官府斗,与列强斗,甚至与同窗好友“伯爵”斗。人物命运的大起大落,构成吸引观众观影兴趣的一个个悬念。《詹天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一方面源于人物形象非常感人,另一方面源于镜头的感染力。上影导演胡立德说,电影拍得很大气,镜头运用自然,效果却非常强烈。上海市职教影评会秘书长乔刚提到,片中有许多同步或错位的声响,能让人深深地沉浸在影片的生活场景中,感同身受。影片能打动人、感染人,得到人们的认同,才有可能发挥教化的功能。
讨论会上,上影集团副总裁金国平、上海作协会员郑洁等人都提到影片很能吸引青少年观众。全片多次回放了詹天佑离开美国前的一次棒球比赛的镜头,高速飞行的球、有力的击球以及快速的跑垒赋予了影片青春的气息。片中展现1905年至1919年的一段历史,影视作品中鲜有涉及。而修建铁路采用的原始方式,从北方的崇山峻岭茫茫白雪到南方的潮汛连绵,又弥补了当代城市青少年视觉中的空白点。相信它会成为青少年及广大观众喜爱的一部影片。
(责任编辑:落叶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