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周总理:热爱父母,有情有义,大爱无边

2009-05-08 18:1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人总有三亲六故,周恩来也同样有自己的亲眷。但是周恩来从小就厌恶那种家业兴隆时,宾客如云,趋之若鹜;家道衰落时,则惟恐避之而不及的势利小人。无论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

人总有三亲六故,周恩来也同样有自己的亲眷。但是周恩来从小就厌恶那种家业兴隆时,宾客如云,趋之若鹜;家道衰落时,则惟恐避之而不及的势利小人。无论在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当了共和国的总理后,他都始终如一地珍爱亲情,有情有义。

周恩来一生热爱父母,对养育之恩看得极重,时常因为革命需要不能多尽人子之孝而自责。但他认为,一个人只有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大孝之人。周恩来12岁即远离家乡,自此与父母聚少离多。1942年7月中旬,父亲周绍纲突然中风,送医院抢救无效在重庆病逝,周恩来闻讯后,在父亲的灵堂前失声恸哭,悲痛之极竟昏倒在地,令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

在敌人面前无比刚强的周恩来,面对亲人又是无限的情深,他坚持拖着刚动完手术的病体为父亲守灵,没有人能劝他休息,没有人能劝他离开,一直守到起灵。周恩来的3位母亲,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和乳母蒋江氏,都对他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却均逝世较早,对她们,周恩来都深怀孝敬之心和怀念之情。所以,当他为了抗战、为了中华民族的大局奔忙而不能去为母亲祭扫坟墓时,他总觉得对不起他的母亲。在抗战胜利后的重庆招待会上,他沉痛地对记者说道:“38年了,我没有回过家,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这是怎样的赤子之心!

周恩来对长辈的尊敬之情,一直被亲友传为佳话。1939年3月,他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前往浙江西部视察工作,顺路回老家绍兴省亲。有一天,他的姑父王子亲先生来访,周恩来恭恭敬敬地请王先生进入室内,并将他推至上座,自己完全以一个晚辈的身份接待,丝毫没有“政府要员”的架子。

后来,周恩来见到周氏族长周希农老先生时,立刻恭敬地向周老先生三鞠躬,然后,推老先生坐在首位,自己坐在下位,恭听周老先生介绍绍兴周氏族中的一些情况。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