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艰辛之路,通往幸福——记四川安县首个震后重组家庭

2009-05-09 11:40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刘铮、肖春飞、李
没想到安县首个灾后重组家庭的路这么难走。出县城西行一小时,离高川乡还有十多公里,越野车不得不停下了。 顺着前进的方向,右边是与路面呈90度的峭壁,左边是几十米深的山

没想到安县首个灾后重组家庭的路这么难走。出县城西行一小时,离高川乡还有十多公里,越野车不得不停下了。

顺着前进的方向,右边是与路面呈90度的峭壁,左边是几十米深的山涧,脚下只有条只容单车通过的坑洼土路,工人正在铺设另半边路。迎面一辆卡车没有和记者的前车错好,路就被堵住了。

就在去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此地同样发生了堵车,100多辆滞留的车辆被山上飞下的巨石砸中、掩埋,甚至坠入深涧。半边路塌陷了。

下车举目望去,四面群山环绕,滑坡和乱石随处可见。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小型堰塞湖。一个小时后,经过几番闪转腾挪,堵点消除。在车轮卷起的滚滚浓烟中,又经过近一小时颠簸山路,记者终于来到了目的地——高川乡甘沟村。

林兴聪、李芸香,这对安县灾后首个重组家庭的夫妻,也是经历了一番艰辛才开始走上幸福之路的。甚至,结婚证也是民政部门考虑到他们路途艰难、时间紧张,破例上门办理的。

地震夺去了林兴聪的妻子。他冒着飞石爬到山上背妻子遗体下了山,妻子的血流遍他的全身,他痛哭失声。

地震夺走了李芸香的丈夫。她不顾别人的劝阻,发疯似地一次次进山寻找,但每次都洒泪而回。

悲痛不可能是生活的全部,生活依然要继续。从去年7月份李芸香找林兴聪帮扛煤气罐开始,两颗痛苦、孤独的心在互相帮助与欣赏中慢慢靠近,直至大年三十登记结婚,成为安县地震灾后首个登记结婚的重组家庭。

在一座两层的穿斗式木房中,我们看见了正忙于屋内装修的林兴聪。48岁的林兴聪个头不高,看上去只有30多岁。

“走到一起,靠的是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我们都知道自己需要干些什么。”林兴聪说。

37岁的李芸香正在厨房里忙碌。谈起恋爱经过,脸上露出腼腆的微笑。

林兴聪有一儿一女,儿子林顺坪在温江上大专,女儿林苓在成都打工。李芸香的儿子邱超正在读中学。林兴聪得意的是,邱超在学校里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商量。李芸香指着身上穿的条纹翻领上衣说,这是林苓去年在他们谈恋爱时送她的。

李芸香前夫的母亲谷文琼,与他们一起住。老人在地震中失去了儿子,但又有了一个“儿子”林兴聪,“我跟他们一起过,就是因为他们对我好,没有把我当外人。”

李芸香的父母,和她妹妹住一起。林兴聪的父母早早过世,前妻的父母健在。这个重组家庭上有5个老人,下有3个孩子。清明节前几天,全家一起为林兴聪前妻的母亲过了生日。清明节当天,全家人又拜祭了李芸香不幸在山中遇难的前夫。

“大家处得特别开心,不分亲疏。”林兴聪很自豪。“两家人成了一家人,就要好好过日子。”李芸香说。

爱情、亲情,让林兴聪、李芸香一大家人走到了一起,互相温暖着。不过,幸福之路还是需要物质保证的。在国家的帮助下,他们努力着。

东西两栋两层木房的框架和屋顶已经建好,铺上了地砖。国家补助了3.8万元,林兴聪又花了3万多。他自己有木材,会做木工和简单装修,尽量节省,不过还得要3万多。他打算申请4万低息贷款,尽快把新房门窗安装好,从帐篷搬进新家,家具家电以后再解决。

林兴聪一点也不避讳眼前的困难。两家原来都不富裕,两个孩子还在上学,每月生活费900元,每年学费近万。现在他们又没有收入,经济负担很重。

“等房子建完了,就要考虑挣钱。”林兴聪打算利用山里的自然条件,种杜仲、茯苓等中药材,再在家里养猪。退耕还林后,家里有几十亩林地,种了柳杉,过些年可以逐渐成材,“到时候日子就会越过越好的。”

展望未来,林兴聪指着两栋新房之间的空地说,这里都要种上花草。林兴聪以前在山上看见什么好看的花,就会移栽到自己门前的花台上。他喜欢百花盛开、五彩斑斓。

“最喜欢兰花。留了些种子,山上老房子边上还有几十株活着。等新房弄好后,都要栽到院子里。”林兴聪说。我们由衷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希望他们的院子里幽兰沁人。

(责任编辑:空间)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