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我们的家园是建在马背上的”——一个山村的灾后重建之路

2009-05-09 13:3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连振祥
天刚亮,魏宋平就牵着自家的马开始从山下驮运砂石了,7匹马组成的马队是梁家山村唯一的重建物资运输队。去年8月重建开始后,全村17户重建和维修户的砂石、水泥、砖瓦等,

天刚亮,魏宋平就牵着自家的马开始从山下驮运砂石了,7匹马组成的马队是梁家山村唯一的重建物资运输队。去年8月重建开始后,全村17户重建和维修户的砂石、水泥、砖瓦等,就全靠马队从山下运输了。

不是缺乏人力,也不是没有机械运输工具,而是因为梁家山村通往山下的,只有一条不到1米宽的小路,仅仅能通过架子车。村民李占林说,在山路上,下山时人站稳都很难,架子车是无法运输物资的。

梁家山村属于甘肃文县城关镇,与文县县城仅隔着一条白水江。在“5·12”汶川地震中,位于山顶的梁家山村整体破坏严重,只能异地重建,搬迁到了半山的桥南村。

虽然离县城更近了,但是梁家山村重建的难度一点都没少。面对不到1米宽的陡峭山路,只能靠骡马运输物资。

看着自己的骡马驮运物资,李占林很心疼。“我不能把它累坏了。在山区,骡马太重要了。”李占林说。驮运两天,村里人都会让牲口休息一天的,免得体力透支。“驮运砖瓦水泥比种庄稼累多了,牲口要是累垮了,恢复很难的。”

去年8月,李占林开始重建自家房屋,如今5间房屋已经封顶,近4万块砖、12吨水泥、20余方沙子都是靠骡马从山下一筐一筐运上来的。村民梁保成说,每匹骡马每天只能运送1方砂石,再多就吃不消了。

每匹马都要人牵着,不是因为马不好使唤,而是怕马摔倒,牵马的村民在小路上转来绕去,不时推一下马。即使是在铺了水泥的山路上,也留下了深深的马蹄印,路上铺了一层马粪,负重的骡马喘着粗气,蹒跚而行。如果遇上下雨,山路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牵马的人需要格外谨慎。

去年重建开始后,村里把各家的骡马组织起来,组成了一个运输队,分期分批给各家运送建材。

梁保成是今年春节后开始建房的,他的目标是上半年建成房子,“因为年内要给儿子娶媳妇呢”。

我们看到,房屋地基已经打好了,这两天骡马队在给他家驮运砂石和砖瓦,物料备齐后就开始砌墙。

“重建开始前,县国土局专门派人在山上进行了地质勘察,确认没有次生地质灾害后,才允许建房。”梁保成说。

作为甘肃灾情最重的县,文县农村灾后需要重建的有34999户农户,其中有一半多像梁家山村一样在半山和高山区,不少村庄只能靠人背牲驮搞重建。

“从重建那一刻起,一直到房屋建成,一天也离不开骡马,重建时间有多长,骡马就得驮多长,我们的家园是建在马背上的。”梁保成说。

(责任编辑:空间)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