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汪灿根:沉迷翰墨三十载,无师自通成名家

2009-07-18 15:34
来源:新华网 作者:严越峰
书法是一门精深的艺术,书法爱好者常需在名师的指点下,才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绍兴县文化馆的汪灿根却辛勤研习三十年,无师自通成为了绍兴书法界一位有名的“书家”。 今年

书法是一门精深的艺术,书法爱好者常需在名师的指点下,才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绍兴县文化馆的汪灿根却辛勤研习三十年,无师自通成为了绍兴书法界一位有名的“书家”。

今年51岁的汪灿根自幼爱好书法艺术。平时一有时间,他就会专心练习书法。但是,汪灿根真正入门书法艺术还得从30年前说起。当时,因为工作上的需要,他经常要写各类毛笔字。但因为没有名师指点,汪灿根初学头五年,就像瞎子摸象,走了不少弯路。

随后,汪灿根从唐楷入手,手摹心追,逐渐发现了其中的奥妙。这期间,他还喜欢上了汉隶,常常临摹《张迁》、《石门颂》等汉简碑帖。在学习过程中,汪灿根觉得汉隶更适合自己,便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汉隶的学习中,朝摹夕临,乐此不疲。不过,汪灿根每次把作品送去参加全国展和中青展等专业书展,却往往是榜上无名。

学习书法劳神、费时、伤财,且没有得到专业展会的认同,汪灿根也时常感到茫然无措,并为之烦恼。但他练习书法的痴心却始终未曾改变。直到第五届中青展,主办方通知汪灿根有一件作品入展了,但并不是他专习的隶书,而是一幅行书。汪灿根说,当时他选送了一幅隶书作品和一幅行书作品参展,其中对隶书作品进行了精心营构,而行书作品只是随便写了一下。结果反而是行书入展了,令他多少感到有些意外。

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从那以后,汪灿根就把练习行书作为自己每天的功课。不过,他临帖从不局限于一家一帖,只要自己中意的,就会用心揣摩。此后,他遍临王羲之、王铎、米芾、黄宾虹诸帖及民间尺牍,同时兼习北魏墓志遒劲的线条,以墓志笔法入行、入隶。

如今,汪灿根的书法作品也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喜欢侧锋用笔,力求线条俊逸、遒宕。作品也森严爽朗、峻峭冷倔,透着一股古拙逸野之趣,章法简明、空灵。写行书时,他的作品各自独立成字,不喜或少用连笔,字间很少有牵丝相连,上下力求意连为主。此外,行书作品每字的结构欹正,顾盼左右,加上墨色浓淡变化,浑然一体。

现在,汪灿根身兼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绍兴县书协副主席、山阴书画院副秘书长等数职。他还分别在全国第一届楹联书法展和全国第六届书展上获得过银奖和全国奖。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