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解放军军报特稿:1961年的“八一”

2009-07-30 17:56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佚名
发愤图强搞“争气弹” -孙清和 1959年夏天,我被抽去搞原子弹的理论论证工作。毛主席1958年就说过:搞 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10年功夫完全有可能。为了祖国的需要、人民的利益,

发愤图强搞“争气弹”

-孙清和

1959年夏天,我被抽去搞原子弹的理论论证工作。毛主席1958年就说过:搞 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10年功夫完全有可能。为了祖国的需要、人民的利益, 我和很多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住在北京一栋简易楼里,用计 算尺和手摇计算机,一天三班倒,24小时连轴转,稿纸都是成麻袋地装。吃饭是 在露天食堂,冬天雪夏天雨的,条件比较艰苦。可那时候大家心里还真没有“苦 ”的概念,都是鼓着劲儿干工作。

要说高兴的日子,那该是1961年的“八一”了。那段时间,一个直接关系发射成败的重要数据,经过我们两年时间的反复测算后,终于得到了确认。你知道算那一个数据得多长时间吗?最初是9个月,后来快了也得几个月,所以大家都很高兴。当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来听汇报,一直到晚上12点钟,就请大家吃夜宵 。一锅烩白菜,一听军用罐头,外加一盆白米饭。现在看当然很普通了,可当时把大家乐坏了。因为那会儿正是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一个月只有28斤粮食定量,工作强度又很大,很多人都饿浮肿了,还天天加班。

1963年的“八一”,我是在青海度过的。当时理论工作已经完成,要做发射前的模拟试验,所以我们就在海拔3400米的地方住了下来。整整1年,喝的开水都是80℃,馒头蒸不熟,吃下去就跟吞药一样,可大家干得都很起劲。当时二机部 领导来看望大家,听说我们中有一个人是学“空气动力学”专业的,连连竖起大 拇指说好,要我们肚子里“装点气”,并把发奋图强的“奋”字改成了“愤”,“要发愤图强”。因为当时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我们只有靠自己的力量搞原子弹。大家心里都憋了口气,要搞“争气弹”,上上下下都很齐心。当时李觉将军是我们的负责人,他自己住帐篷,却让我们这批年轻的技术人员 住简易楼。我们小组的书记是部队一名师职干部,整天拎着水瓶给我们倒水。他说:“我不懂专业,就给你们当打水员。”那时候的人就这样,什么架子呀、名利呀、得失呀,统统不考虑,大家都是为了一个目标使劲,祖国利益高于一切。

(责任编辑:荩苼)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