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中国求索现代化之路:60年,我们走了多远?

2009-09-26 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如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已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梦想已成真,前路更辉煌。
  现代化,中国的百年梦想。

  曾经,这个目标遥不可及,有梦却无路。

  如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已成长为世界瞩目的工业大国,梦想已成真,前路更辉煌。

  变化,发生在一个甲子间。

  (一)

  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的中国,从19世纪中叶就开始了对工业化的追求,从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到张之洞的汉阳铁厂,从张謇的大生纱厂到卢作孚的北碚建设……几代中国人为之上下求索。然而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依然只是梦想:90%左右是分散的个体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工业基本上处于空白,洋油、洋火、洋布……遍地洋货,记录着无奈,也记录着耻辱。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这段话,激励我国人,再振“百年梦”。

  风云激荡,筚路蓝缕。60年后,中国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钢铁、电力、煤炭、石油等传统工业部门逐步壮大,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并在向着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方向发展。如今的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210种,“中国制造”享誉全球,风行天下。

  与工业化并行的是城市化。60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全国仅有132个城市,城镇人口不足一成,“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城市也像农村。如今,城镇人口的比重已提至近五成,城市数量增长了4倍,达到655个。北京、上海、广州……一大批城市崛起为国际性大都市,风姿绰约,几与发达国家媲美。

  6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增加77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32.4倍,2008年一天创造的财富量就超过了1952年一年的总量……

  60年,中国演绎了一个惊人变迁,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近300年工业化的历程,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伟大跨越。

  放眼全球现代化进程,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奇迹。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