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时任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的史文帜接到了厂里安排的任务,要求他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并拍成电影,“用抗日战争的革命英雄主义故事感染人们”。
三天后,史文帜带着摄制组赶到了狼牙山,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当地老乡家里了解情况,登上狼牙山亲身感受战斗现场,听一段哭一场,讲故事的老乡哭,剧组成员也哭,“有时候半夜醒过来,回忆一下也会流眼泪”,多年后史文帜还清晰地记得当年拍摄的情形。当时了解这个故事的人并不多,史文帜连夜翻找了资料,也只了解到有5位战士在弹尽粮绝后跳了悬崖,其他的就什么都找不到了。稍微修改了剧本,电影在壮士殉国17周年那天正式开拍了。
正逢困难时期,《狼牙山五壮士》拍得十分艰苦。整个摄制组在山上一拍就是一天,但一点粮食都没带,就饿着肚子拍。后来,老乡发现了他们的窘况,就把自己家的白面省下来做馒头送给他们,因此,可以说这部片子是狼牙山下的老百姓出钱拍的。由于设备条件不完备,凡事都得自己动手,但摄制组提出了“要以五壮士的革命精神拍好《狼牙山五壮士》”。摄制组人手一根扁担,挑着服装、道具和灯具电缆,每天步行往返三十多里山路,困了坐地上打个盹,饿了啃一块饼干,为了防止感冒影响拍摄进度,演员每天都得吃上一种苏联制的药片盖克斯。由于剧组人员全是军人,因而在拍摄中,不少道具都是真家伙,用的是真枪实弹,使场面更真实、更悲壮。
这种众志成城的精神造就了奇迹,《狼牙山五壮士》拍得飞快,从开拍到最后剪辑完成,一共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并得到了电影厂领导的一致认可,马上就公映了。
《狼牙山五壮士》公映后,轰动得出奇。现年81岁的导演史文帜,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你再也找不到哪部电影像它一样让观众疯狂了。”这是实情,很多地方连续一年不换片子,天天上映,场场爆满。很多人把台词记下来,白天晚上有空就拿出来看,最后倒背如流。一位小战士观看时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喊着要杀日本鬼子给五位英雄报仇;还有的在电影院里突然带头喊起了口号。
过去看来,《狼牙山五壮士》只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如今,当电影中最后一个原型也去世了,这部电影就成为了一个纪念。拍摄电影时,剧组成员并不知道狼牙山五壮士中还有两位仍活在世上,直到1971年宋学义去世,“狼牙山五壮士中仍有两人在世”的消息才传遍了大江南北。导演史文帜至今还在感慨,“如果拍摄电影时我能知道葛振林还活着,或许电影会更好看,之后很多次我都想去看看葛振林,跟他谈谈,但现在看来是一个永远不能完成的事了。”
首先、没有一定军事知识基础知识的人看不懂这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
第二、没有一定民族感情的人或缺乏民族自信心的人会认为这部电影反映的历史不真实。
第三、这部电影有军事教学性质,军事应用十分精准独到。这是十分优秀的军事题材片。
《狼牙山五壮士》充分证明了中国军民优秀的军事素质,能够在技术武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全方位的进行总体战,并且能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迫使日军旅团长高见犯弱智的军事错误,狼牙山五壮士创造了杀敌几百人的战绩。这是中国人在弄巷里玩笨牛的优秀战例。
该片很真实感人,艺术性也很强。
剧中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同仇敌慨的历史,反映了抗战史上狼牙山五壮士这一真实历史。
一、八路军利用了敌人贪战功急于在山地寻找八路军主力作战的心理,步步将敌军三千多人引向狼牙山主峰老军堂之棋盘驮。关键利用一个连伪装八路军一团主力,分散作战一步步将敌高见旅团引向狼牙山。当然电影中隐去了,五壮士所在连其他作战人员的行动,特别突出狼牙山五壮士。这里有多重引敌,很关键。
二、六班将急于战功的敌人粘在棋盘驮,这是一个预设阵地。剧情的关键在于,主力团,游击连,游击班,逐步将敌人引向预设阵地粘住。关键一个精华在“粘”字,使得敌人旅团长高见欲摆不能,竟然向上司虚报军情,在最后关头不得不继续把一个班判为主力。
事实上由战场情势的发展,日军旅团长高见由包围八路军主力一团开始,到八陆军主力团跳出包围圈,用一个连牵住敌人鼻子走,最后又六班将敌伪三千多人“粘”在狼牙山主峰--老军堂之峰顶棋盘驮。高见骑虎难下,不得不向上司报告围住了八路军指挥部,甚至作出了请求飞机轰炸的荒谬判断。
三、棋盘驮为预设阵地,预先高垒了许多巨石。电影中没有反映出这一点。正是有这样的条件,六班五战士,才能创造杀敌几百人的战绩。电影中可能没有实际战场准备充分,垒的石头偏小,且没有滚动设置。但这样大小的石头滚下山去,也可以一个石头砸死几个敌人。如果当时实际战场上有重大几十吨的高山危石,一滚下去擂死几十个上攀爬的敌人也是正常的事。
杀伤杀死鬼子兵的主要武器是石头,而不是步枪。机枪是迷惑敌人的。
许多怀疑这部电影的朋友,一可能是军事知识缺乏,二是可能民族自信心动摇。
虽然,六班五人,仅仅四支汉阳造,一挺歪把子轻机枪,这以足够在这种特定地形条件下伪装主力了。从电影中看,棋盘驮范围很小,地势高危。显然,能够接战的敌人受地形影响必然判断不清楚山顶部队多少。
而且,六班四个战士可以挑出战壕与个别登顶的鬼子拼刺刀。
电影比真实战场环境差很多,就是没有模仿出山间的回音效果。
之所以,历史上狼牙山五壮士能够伪装成主力完成任务,这与山间的回音效果及混响分不开的。电影把这一点采用了配音,反而没有真实地反映当时战场实际。
事实上日军旅团长高见在战场形势急迫之下只有犯这样的错误,或则明知故犯。
由此可见,战争是险在一毫而发千钧,动一毛而迫九牛,非简单逻辑可以测度。
敌旅团长高见也非常狡猾,就是利用战场作战人员的避罪心理,刻意请求了日军两架飞机来空袭。这样,高见的上司可以避罪,而有飞机的轰炸,加强了高见对日军司令部的欺骗力。这一点中国军人切忌。
显然,飞机都派了并进行了轰炸,如果再说没有抓住八路军主力,那就该切腹自杀了。
这一点,充分证明日军也是互相说假话,谎报军情的,并不是什么铁杆的忠于天皇的军队。
四、这次诱惑敌人到险峻阻击阵地,曲线救国的敌伪军赵队长对敌旅团长高见的下意识欺骗,也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说,这是一个中国军民对日作战的总体战。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