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老铁路人讲述武汉解放前的一段“真空”时期(3)

2009-09-12 11:18
来源:长江商报 作者:佚名
破坏队主要破坏的还有交通方面,特别是码头一带遭破坏后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记得巨大的轰炸声响了几天几夜,当时我还跑到江汉关码头去玩。由于没

破坏队主要破坏的还有交通方面,特别是码头一带遭破坏后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记得巨大的轰炸声响了几天几夜,当时我还跑到江汉关码头去玩。由于没有公共汽车,马路边停着的马车一辆接一辆,马车夫纷纷提高嗓音叫喊着生意:“硚口的”、“利济路”……放眼望去,江上空荡荡的,没有像样的船只,到处漂浮着些残骸,趸船都被炸沉了,水面仅露出一角。

1949年4月,破坏队走后,又来了“吃光队”。这个队全是便衣,腰里都别着枪。他们一来,头道街的小生意摊都倒霉了,被吃光还要抢光。没有警察管,老百姓都怕惹他们啊,只得忍气吞声。解放后不到半个月,这伙人就消失了。后来听说,解放军围剿了几个大仓库,把藏匿在里头的“吃光队”的武装都给解决掉了。

货币

收废铜废铁的发了大财

国民党垮台时,武汉的金融局面很混乱。市面上原先是用法币,后用金圆券,美国印的,券面为蓝色,上有蒋介石的头像,一般是两块换一块现大洋。金圆券出来还没两三个月,就贬值得厉害,给20块,人家都不愿意给换一块现大洋。后来,纸币早上一个价,晚上又降低不少,根本无法保证不跌值。所以,家里一有纸币,就立马派我冲到头道街的香烟摊换现大洋。最终,到了1949年四五月,金圆券和法币完全停用了。当然,市场交易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卖面窝、卖菜之类做小生意的使用满清时代的铜板,三个铜板可换一分钱(国民党时期做的紫铜分子钱,大小如现在的一元硬币),而一分钱可以买到一个面窝。有个笑话说,一个平时靠收废铜废铁为生的街坊积攒了一大桶铜板,没料到居然发了一笔大财。生意做得大点的则用银元。反正那时大家都没有人民币的概念,解放币在4月下旬都还没有露面。

镜头:解放军进城

他们头上没有帽徽

武汉解放的前一两天,其实我就知道解放军即将进城。很巧的是,我去汉口大智门车站去拿东西,刚好碰上了解放军的先头部队(当然这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我在运转室门口遇到个国民党的“兵痞子”操着四川话在骂骂咧咧。没一会儿,看到四五辆牵引车进站后,从车上下来了一二十个仅戴柳条圈的军人。他们在车站转了一圈,手持冲锋枪,没跟任何人打招呼,也没出声,似乎在执行侦察任务。车站那会人不多,但大家都感到奇怪,还凑到一块围观。不过,大约一刻钟后,他们就上车离开了。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