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说,在部队经过胜利路的时候,他当时琢磨着怎么将部队的全景记录下来。那时,他还没有三脚架,拍全景很有难度。后来,他灵机一动,从路边的商家那里借来一张高凳,权当三脚架,终于将这番欢天喜地的部队进城全景真实地记录了下来。
肃清特务
“八一革大”成斗争重点
南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八一革大”学生中,收缴短枪300多支,查处一批敌保密局等组织的特务分子。
当时南昌解放不久,156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南昌实行军管,维护南昌的社会秩序和稳定,恢复战争中被破坏的市政设施,恢复南昌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江老说,当时南昌非常破旧,中正桥也遭到严重的破坏。当他得知南昌市正在对中正桥重修时,他随即带着照相机来到重修现场,将几十个工人紧张施工的现场拍了下来。江老介绍,他拍这个照片就是要为后人留下国民党逃跑时炸毁中正桥的证据。这张照片江老至今一直珍藏着,视如珍宝。
江老说,接管南昌后不久,南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就正式成立了。南昌解放前夕,许多国民党的高官都跑掉了,对于逃跑的官僚房产,军管会一般采取先代管,后根据政策作出相应处理。现在的一纬路、二纬路、三纬路一带原来就是国民党的高级住宅区。
那时,机关缺少干部,上级虽然派了不少,但仍然不够,后来相关方面就创办了江西八一革命大学(简称“八一革大”),用抗大式的短期政治训练班方式,招收青年知识分子和社会青年,经过培训后,把这些人员充实到干部队伍中去。但是,当时残留
下来的国民党一批特务分子,也以社会青年的身份进入“八一革大”,打算经过培训后,混进我干部队伍中潜伏下来。随后,南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配合中共江西省委,开展肃清特务的斗争,“八一革大”是这个斗争的重点。经过多方侦查,南昌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3000多“八一革大”学生中,收缴短枪300多支,查处一批敌保密局等组织的特务分子,对稳定社会和培养真正的干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江老痛心地说,当时,这些查处的过程他都记录了下来,但在“文革”期间被毁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