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天安门》

2009-09-14 10:32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紧急任务,上级要求他率舞美队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以供开国大典使用。 长期的战

《天安门》精彩剧照:

剧情简介: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接到紧急任务,上级要求他率舞美队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以供开国大典使用。

长期的战乱失修,天安门的破败荒凉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翻修时间只有短短的28天。田震英和队友们没有畏怯退缩,他们怀着为新中国拼命奋斗、完成好任务就去见毛主席的火热信念,庄严地立下了军令状。

自进驻天安门工地之日起,舞美队便如同战士进入了阵地般兴奋,以倒计时紧张状态冲刺。天安门破败陈旧的触目惊心,不仅没有让舞美队畏难沮丧,反而让他们充满改天换地的火热激情。很快,舞美队拿出了一个最能表达革命胜利豪情的天安门改修方案,以红色为撅主基调、巨大红五星和斧头镰刀放置在天安门楼顶,城楼上插遍红旗。田震英带领队友们干劲十足地付诸了实施,清理垃圾,粉刷城墙,大量购买红布制作红旗,制作巨大红五星……

在繁重辛苦的工作中,这些纯朴战士依淬乐观欢快,对共和国美好明天的憧憬,让他们充满热情和幻想。纯朴憨厚的双喜,一次偶尔从望远镜中看到了一个拉手风封琴的美丽女教师,英自此,这个梦幻般的美丽女孩让他念念不忘。

然而,随着工程的推进,设计方案过于突出革命主题带来的直白浅酸、与天安门的原有风格不相协调的缺点显露出来。参加工程的部队战士和前来围观建设的背景市民议论纷纷,舞美队员感受到了这些批评的压力,性格火爆的小马袭列为此与批评他们的参建部队战士,在天安门城楼顶上打架。田震英为制止这场斗殴,从城楼工程架上失足摔下,头部受伤。舞美队里一片沮丧情绪。

面对人们的尖锐批评,田震英和队员们开始了反思。舞美队统一了思想,痛快承认失败,坚决从头再来。舞美队员们群策群力总结教训,发奋努力探讨新思路,在大家的激励下,舞美队的美工、日本籍战士小野批灵感闪报,端出了一个以在天安门城楼悬挂八个超大红灯搓笼为核心元素的崭新设计方案。这个新方案,得到了上级的赞赏和批准。

说干就干,田震英与队员们立即开始寻找制作灯笼的工匠。北京市民并对天安门翻修工作给予了热情支持,北京东城的“彩子程”、西城的“彩子宋”、南城的“彩子郝”和北城的“彩子黄”四家名震京城的灯笼店主动承接了这个制作灯笼任务。四大灯笼店历害史上第一次栖联手,高手齐聚竭鱼尽所能,终于制作出了八个漂亮的大灯笼。这八个灯笼在人们敲锣打辆鼓的欢送下,被拉到了天安门城楼上。但是,灯笼挂上后,人们却痛苦地发现,在平地上显得巨大的八个灯笼,在宏阔的天安门城楼廊柱间显得那么小巧,无法相衬。

又一次失败,而这次失败更为严重。离国大典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而天安门装修方案的核心元素灯大灯笼却没有着落。影响开国典礼如期举行的巨大压力,让舞美队众人几乎陷入喳了绝望。正当他们焦虑万分之时,传来了一个信息,有一位因灯笼制作工艺受到过清朝皇上御笔嘉奖的御用蔺姓工匠还有后人留在北京城里。而只有这个蔺姓后人,或许可以制作舞美队需要的超大型灯笼。

绝处逢生,田震英和队友喜出望外。他们四处探访,找到了那位御用蔺姓工匠的后人--年逾古稀的老蔺。老蔺生活境遇落魄,且早已收山不做灯笼了。由田震英和队友想尽各种方法,恳切动员老蔺出山,甚至下跪请求做老蔺的徒弟,终于感动了老蔺。

老蔺出山了,他使出了自己的祖传灯笼制作绝技,带领徒弟和舞美队员夜以继日地赶惕做大灯笼,为此还无偿地献出了自家祖传珍藏的竹中极品“竖苦慈”竹。终于,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所需超大尺寸的灯笼制作成功了。而此时已是九月三十日晚上了。

舞美队在规定的短短二十八天时间里,完成了天安门布置装修这个艰巨的任务。张主任欣慰而感慨,表扬他们说,了不起,他们成功地为新中国搭建了一个最大的舞台。

夜色中,装修布置一新的天安门城楼,在灯火辉映下美丽定非凡,刚挂上的大灯笼,与天忽安门城楼那么协调地融为一体,仿佛自然天生。而双喜曾苦苦寻把找的美丽女教师也都带着孩子们来到天安门工地,拉琴唱歌,慰问工地上的战士。双喜和战友们邀请女教师和孩子们登上城楼参观,天安门城楼上下一片欢声笑语。

这时,一道紧急命令传来,天安门城楼已被中央警卫团接管,他们必须在三十分钟内撤出天安门。舞美队队员们难掩伤感而惆怅,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们付出那么多热情和心血的天安门。而让他们更惆怅的是,当年因思想左翼从日本来中国参加革命的战友小野,这时接到了让他回国的通知,战友依依惜别。

张主任没有忘记这些劳苦功高的部下,他颁给了田震英一个开国典礼的工作人员证,鹰让他代表全体舞美队员登上天安门,完成他们见到毛主席的共同愿望。

1949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毛主席等新中国领导人健步走上天安门城楼。城楼上的人群欢呼着涌向毛主席,田震英被人群推挤到毛主席面前,毛主席慈祥地与他身边的人一一握手,而恪守于工作人员不能与领袖握手的纪律,田震英只能将自己的双手扭放在身后,眼睁睁地看着毛主席从面前走过。看着毛主席的伟岸背影,田震英百感交集,他肃然立正,向着自己敬爱的领袖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

毛主席站在装饰一新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六十年后,已经白发苍苍的田震英和老伴--当年的美丽女教师,相互搀扶着来到天安门前拍照留念。面对孙子为他没能与毛主席握上手的抱屈,他自豪地说:“可是我们的灯笼在这上面挂了六十年,六十年啊!”

(责任编辑:长乐未央)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