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专题文章 >

清明时令菜 舌头也“踏青”

2010-03-31 10:46
来源:网络 作者:秩名
中医饮食养生,讲究“吃对就是养生”,提倡吃时令菜,反季节菜尽量别吃。因为当令食物符合自然生长规律,营养价值高,气味淳厚。比如清明就有不少时令美味,外出踏青,不妨多

 

 

饮一盏明前茶

  对茶叶来说,清明是个重要的分界线,清明前采摘制成的茶叶俗称“明前茶”。“明前金,明后银”,意思是说过了清明节,茶叶的品质和价格就下降了。明前茶的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茶树体内的养分得到充分积累,加上春季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缓慢,芽叶细嫩,叶张厚实,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

  这一时期的茶叶,叶绿素含量高,尤其是叶绿素A含量较高,因此制成的绿茶色泽绿润,冲泡后如朵朵兰花或片片竹叶。其氨基酸的含量很高,一些具有清香或熟栗香的挥发性成分含量也较高,而具有苦涩味的茶多酚含量相对较低,使得茶叶入口香高而味醇。

  明前茶的独特气味是气候与茶叶的内在品质所特定的,过了清明,再好的工艺也不可能炒制出那幽雅的香味,所以明前茶才显得尤其珍贵。

  TIPS:优质明前茶一般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辨别:一是干看外形。即在冲泡茶叶前,先看干茶的外形、色泽,并品闻干茶香气。明前茶的叶子一般裹得较紧,肥壮厚实,有的还有较多毫毛,色泽鲜润,香气浓郁新鲜。二是湿评内质。就是将茶叶冲泡后,通过闻香、尝味、看叶底等方式来判断茶叶内质。明前茶冲泡后茶叶下沉较快,香气浓烈持久,滋味醇厚;绿茶汤色绿中透黄,茶底柔软厚实,正常芽叶多。

 

吮一盘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肉质最为细嫩肥美,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过了清明,螺便长卵了,那种螺蛳就没有清明节前好吃了。

  田螺的营养素成分较全面,对身体很有补益作用。据分析,清明时节,每百克螺肉富含蛋白质、脂肪,还有碳水化合物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其中钙的含量特别高。田螺又是一种药用动物。据记载,田螺肉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明目等功效。《本草纲目》说“田螺利湿清热,止渴醒酒”。

  TIPS:螺蛳的食法颇多。做食前,要将螺蛳放在清水中,滴上菜油,漂养1-2天,等螺蛳的腮胃、肠体内的秽物排漂干净,并除去泥土腥味,然后剪去其尾部,洗净,同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螺蛳,挑出螺肉,拌、醉、糟、炝无不适宜;还可以烹制“腊肉蒸螺蛳”、“蹄膀炖螺蛳”等。

 

夹一筷蒸刀鱼

  “清明前细骨软如棉,清明后细骨硬如针”,说出清明节前是食用刀鱼的最佳时节,肉质细嫩爽滑,鱼刺入口即化。过了清明,刀鱼的骨头发硬了,就失去其绝美的滋味,价格也会相应降低。刀鱼乃闻名遐迩的“长江三鲜”之一,自古以来就称为是鱼中极品,其体形狭长扁平似刀,因此得名。

  刀鱼肉质细嫩,味极鲜美。其营养也十分丰富,每百克含脂肪16.88克,蛋白质14克,磷1011克,腴而不腻。早春入江的刀鱼,鱼体丰腴肥嫩,清洗不用刮鳞,因为鱼鳞中含有大量脂肪,经蒸煮会自动融化,变为一层清亮的油。吃的时候轻轻吮吸,鱼肉便能脱离细骨,清香爽口,回味不尽。

  TIPS:刀鱼以清蒸为最佳,特别能体现出独特的鲜味。清蒸前,不用刮鳞,去鳃剖肚,洗净后放在腰盘,加葱、姜、料酒、盐和少许辅料,如香菇笋片,然后放笼里蒸约15分钟左右,氤氲清香,令人回味无穷。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