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兴,男,汉族,197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高级技师,现任长庆局采油二处第一修井公司技术员。
杨义兴多次在技术比武中的夺魁,成为长庆石油勘探局井下作业系统中最年轻的技术状元、工人技师、技能专家。他先后组织了21口油井的复杂施工,在城6-28井大型复杂打捞中,创新运用了直接由抽汲绳连接加重杆连接打捞工具,节约打捞费用10多万元;研发了抽油杆倒扣器,成功解决了抽油杆倒扣难的问题;提出预埋地蹦绳和推广防喷、普通撞击式泄油器的合理化建议,实施后平均缩短建井周期7小时,提高功效3.5万小时,创造效益200余万元。2004年在中油集团公司举办的全国石油石化行业井下作业预赛中取得第一名。先后获“甘肃省技术能手”、“宁夏回族自治区技术标兵”、勘探局“工人明星”,采油二处首届“十大杰出青年”。2006年被长庆石油勘探局聘为“技能专家”。
田炫宏,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兰州宏建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田炫宏1998年担任兰州宏建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在公司亏损62万元、负债高达800万元的情况下,提出“科技强企、项目立企、质量兴企、环境塑企”的发展思路,公司改制当年就扭亏62万元,盈利16.4万元,而且以每年30%的扩张速度和50%的利润增长幅度,使一个年产值不足500万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产值过亿元,职工年平均收入达到15000元以上,核心竞争力突出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本人先后荣获全国建材行业优秀企业家、第三届中国经济百名杰出人物、2006年中国西部自主品牌建设杰出贡献人物、兰州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兰州十大经济推动力人物。
王 鉴,男,汉族,1968年10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王鉴同志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教育研究,先后深入新疆、甘肃、青海、宁夏等民族地区开展民族文化与地方课程的开发研究,编写民族文化教材一部,撰写研究报告五份,先后在《教育研究》、《民族研究》、《心理学报》等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课堂研究概论》、《实践教学论》、《民族教育学》、《多元文化教育》等四部,成果先后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四项。2004年入选甘肃省“555”专家人才库,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库。作为教育学学科的负责人,与同事们一起将教育学学科建设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成为西北地区最强大的人文社会研究团队与基地,同行业排名第六。
刘清海,男,汉族,群众,小学文化程度,1972年3月生,农民。
刘清海家住环县山城乡冯家沟村。2岁时父亲因病去世,1980年进入附近的一所小学读书,因家里贫穷,只上了2年就被迫辍学,少年时学会了家用机械的维修。1995年-1999年发明了“农用机动车变速箱”、“风力气压抽水机”、“气压活塞扬水泵”、“气热褥”。2001年至今,发明了“多用气压容器泵”、“薯菜切料机”、“农用车自动物料装置”、“灌木收割机”、“自动仿地形荆棘收割机”、“手扶草灌收割机”等共计12项专利发明技术,现有6项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另有6项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本人荣获庆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