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庄子心得之避免双重伤害

2009-04-29 10:2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傅佩荣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人在抉择的时候,总是有些挣扎,若是左右为难到某种程度,可能形成双重伤害。庄子对此提出建议。

人在抉择的时候,总是有些挣扎,若是左右为难到某种程度,可能形成双重伤害。庄子对此提出建议。

《庄子·让王》有一小段寓言,内容如后:

中山公子牟对瞻子说:“身体处在江海之上,内心想着王室的荣华,怎么办呢?”瞻子说:“看重生命,看重生命就会轻视利禄。”

中山公子牟说:“虽然知道这一点,但还不能克制自己。”瞻子说:“不能克制自己就顺应,心神不会有厌恶啊!不能克制自己又勉强不肯顺应,就叫做双重伤害。受到双重伤害的人,没有能活得下去的。”

庄子的结语是:魏牟是万乘大国的公子,他隐居在山林岩洞里,要比平民困难得多;虽然还没有悟道,也可以说是有志向了。

不过,有志向是一回事,修炼的工夫则是另一回事。在功夫未至时,最好还是顺应。庄子善于体察别人的处境,他自己是一介平民,顶多做过基层公务员,担任“漆园吏”,连个官都算不上,但是他对政治领袖似乎很能表现同情的理解。他在另一段寓言中,以魏武侯为主要角色,谈到类似的状况。

《庄子徐无鬼》记载一位隐士徐无鬼下山前去拜见魏武侯。武侯看到贤人来访,自然喜出望外,说出心中的得意:“先生住在山林里,吃橡树子,饱食葱菜韮菜,抛弃寡人已经很久了!现在老了吗?想尝尝酒肉的味道吗?还是寡人能得到你的帮助造福国家呢?”

徐无鬼表明来意,说是要来慰问武侯的,他说:“天地养育万物是均等的,登上高位的不可认为自己尊贵,屈居下位的不可认为自己卑贱。君侯一人作为万乘之主,劳苦一国人民,来满足耳目口鼻的欲望,但是心神却不允许自己这么做。人的心神喜欢和谐而厌恶偏私;偏私,就是有病,所以我前来慰问。”

这段话让人听了实在深感震撼,其中蕴涵了人格及人权的平等,以及资源的平均分配。更关键的是:庄子认为统治者虽然作威作福,他的“心神”却不允许自己这么做。不允许却仍然去做,以致形成偏私现象,这就是“有病”。由此看来,天下大富大贵之人很少是健康正常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