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周易感通:辩证

2009-05-19 10:4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阴与阳不是绝对的,是变化的,而变化的方向总是走向他们的反面,阴阳总是互相转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此消彼长又阴阳互根,阴阳相对又相辅相成,这就是阴阳的辩证哲学。

阴与阳不是绝对的,是变化的,而变化的方向总是走向他们的反面,阴阳总是互相转化。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此消彼长又阴阳互根,阴阳相对又相辅相成,这就是阴阳的辩证哲学。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根本方式是矛盾,矛盾又是对立统一的。这种相似性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联想。

从16—18世纪西方曾经历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中国热”,许多学者都迷恋推介中国文化,德国哲学家和科学家莱布尼兹就是其中之一。莱布尼兹非常推崇中国文化,读过友人送来的易图,遂发明了二进制。而辩证法也正是德国哲学由莱布尼兹,经康德,到黑格尔一系发现的,马克思最后接过了黑格尔手中的接力棒。

辩证法是否真的受《周易》启示,我没有充分论据,姑置之不论。虽然辩证法也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源头,但西方人更擅长的是形式逻辑。

在古希腊,辩证法诞生于辩论,逐渐成为一种诡辩术,因为它让人不分是非,混淆黑白。在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对决中,形式逻辑胜出了,奠定了两千年西方文明的基石。形式逻辑正如它的命名所揭示的那样,规定学术的形式,按照这种逻辑的形式,这种学说理论也将是可靠的。而这,正是中国学术传统所缺乏的。

在众多的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受人推崇的无疑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不过在我这个东方人看来,更为重要的人物似乎是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德。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形式逻辑之后尚有余勇可贾,一口气又奠定了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等等数门学科,在所有这些学问中,他的形式逻辑是一以贯之的。这些学科的意义超越他们的内容,更为重大的意义在于形式——为后来的学科创立提供了逻辑范式。

当然,最经典的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作为一本几何书,它的应用范围相当有限。同样的,《几何原本》的意义也不在于它的内容,事实上《原本》中的某些公设并非不言自明,比如第五公设(也就是平衡公设)遭到后人的抨击,通过对第五公设的修改,又发展了数门非欧几何。《原本》的真正意义是他的形式,从不言自明的公设通过逻辑推演形成定理和一系列推论,这种推理形式无疑是西方文明的精髓。

这种学术形式总结起来应该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对要研究的对象进行清晰的定义,然后给出最基本的公理或者假设,这些公理或假设在理论上是不言自明的,然后跟据形式逻辑对这些公理或假设进行推演,得出一系列的定理或者推论。

无疑,形式逻辑和《几何原本》为西方文明开辟了一条道路。从中世纪的神学到文艺复兴的自然哲学,虽然假设的起点从神和上帝换成了自然和存在,但推演的过程仍然是永恒不变的形式逻辑。无数的哲学家通过逻辑来证明神的旨意、善的意义、伦理的价值。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