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女人”,容易被写进《左传》。第一个不是因为坏,而是因为不幸被写进《左传》的女子是卫庄姜。庄姜是齐国的公主,父姓姜,庄是她夫君的谥,表明她是卫庄公的夫人。《左传》隐公三年首次写到她,是本年的最末一段,其实应该放在隐公四年第一段的前头。隐公四年的第一段,写卫国的公子州吁杀了卫桓公完。庄姜便是卫桓公完的母亲。卫桓公是卫庄公的儿子,庄姜是庄公的嫡妻。嫡妻,也就是正妻,可以和丈夫一起主持祭祀,所以亦称主妇。庄姜自然是卫桓公的嫡母,还是公子州吁的嫡母。但说庄姜是完的母亲,不仅是嫡母的意思,因为庄姜还是完的养母。
卫桓公未即位之前,也即当他还是公子完的时候,便由庄姜养大。完的生母是戴妫。戴妫的戴是她的谥,春秋时期诸侯国君的妻妾也有谥。戴妫的身份不够高贵,因为她是作为姐姐厉妫的陪嫁(娣)而一起嫁到卫国的。妫是陈国的国姓,说明厉妫和戴妫是由陈国嫁过去的。卫庄公不是有了主妇庄姜么,为什么还要娶陈国的公主呢?原因在于庄姜不孕。从厉妫的谥来看,恐怕不是善辈,她的事迹无从考证,《左传》只是说她生了一个儿子,称作孝伯,死得早。完生下来之后,便由嫡母庄姜抚养。她的生母戴妫因为身份不够,便连抚养儿子的权力也没有。《史记 卫世家》里说因为戴妫早死,所以卫庄公让庄姜来养公子完,恐怕是臆想之辞,《左传》里并没有这样说。
鲁隐公四年,即公元前719年,已经是卫桓公在位的第十六年了。就在这一年,卫桓公被自己的庶弟州吁杀了。《左传》隐公三年最末一段便是交待卫庄公、卫庄姜、卫桓公、公子州吁之间的关系:提到庄姜何以是公子完的养母,其实这就意味着公子完为什么在庄公死后继承君位。所谓“子以母贵”。如果公子完只是戴妫和卫庄公所生,他并不能获得合法继承人的地位。但一旦他被主母(嫡母)庄姜养为己子,他便获得了合法的继承权。
公子州吁也是卫庄公的儿子,是庄公宠幸的一个小妾生的。州吁大概从小就很机灵,很得父亲庄公的欢心,长大之后又喜欢军事,庄公也不管。庄姜怕州吁将来会对完不利,很厌恶他。卫国的大夫石碏还因为这事和庄公长谈过一次,说这样骄纵公子州吁,只怕将来对太子完不利。庄公也听不进去。
公元前719年的春天,公子州吁终于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君。州吁是一心要篡位的,杀了卫桓公之后,积极谋取国际支持,但他的做法也无非是联合某些诸侯去打另外的诸侯,和宋、陈、蔡一起组成四国联军,去打过郑国一回。当时卫国的将领是公孙文仲,《诗经 邶风》里有一篇《击鼓》,便是在这一背景之下产生: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