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日月:庄姜成了千古怨妇(3)

2009-08-05 10:00
来源:一元一 作者:刘绪义
过于浪漫的女人: 这种女人在恋爱时是深得男人宠爱的,但结婚后,很多男人就会受不了她那种浪漫。今天要你带她去美容,明天要你带她去法国巴黎,

过于浪漫的女人:

这种女人在恋爱时是深得男人宠爱的,但结婚后,很多男人就会受不了她那种浪漫。今天要你带她去美容,明天要你带她去法国巴黎,后天又要你带她去……这种过于追求浪漫的女人,其实是不安分的表现;这种女人成为怨妇的指数也是相当高的,一旦时间在脸上刻上皱纹,其后果可想而知;而且这种女人也很危险,发展得不好,不仅成为怨妇不说,还有可能变为毒妇。举个例子,潘家的金莲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她找了个老实本分的大郎,刚开始还安分,可一旦遇到了武松叔叔、西门哥哥,她怨妇的本性就露出来了。先是出轨,继而杀夫。

不够自信的女人:

这种女人与第二种女人差不多是两个极端。不自信的原因很多,比如容貌不够漂亮啦,身材不够苗条啦,文化程度不高啦,等等,由此产生一种自卑心理。加上女人多愁善感的天性,容易草木皆兵,比如动不动就吃醋,动不动就抑郁,动不动就哭啦,等等。由于世上这种女人最常见,因而,成为怨妇的基本特征大都集中在这里。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升的情况下,这种女人的不自信更多的是由嫌自己不够漂亮而引起的。正所谓不美则怨。

根据上面四种怨妇指数,我们来看这首《日月》,它到底属于上述哪一种情况呢?

诗中描写一个女子——卫庄公之妻庄姜,在遭遇州吁之乱后,感怀自己与庄公的感情和遭遇,愤而写此诗,有自伤之意。

这首诗的主要分歧在于:一,诗中的主人公是不是庄姜。主怨妇说的人认为不是,而毛诗郑笺则是明确指明是写庄姜:“《日月》,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己不见答於先君,以至困穷之诗也。”联系《邶风》首篇《柏舟》末章“日居月诸,胡迭而微”来看,我认为二者是有关联的。而《柏舟》几乎是公认写庄姜的。二,此诗是写于庄公生前还是死后,这就涉及本篇的性质,即庄姜到底是不是弃(怨)妇。如果是,又属于上述哪一种情况而成为怨妇呢?

回到《诗经》现场,我们仿佛听到庄姜的歌唱:

太阳啊月亮,你们的光芒照耀着大地。我嫁的这个人啊,却不再像过去那样对待我了。事情怎么变得这样了呢?一点也不顾念我呀。

太阳啊月亮,大地披上了你们的光芒。我嫁的这个人啊,却不再像过去那样恩爱我了。事情怎么变成这样了呢?一点也不念夫妻之情呀。

太阳呀月亮,你们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我嫁的这个人啊,却不再以好言好语安慰我了。事情怎么变成这样了呢?把那些无良之行都忘了吧。

太阳呀月亮,你们每天都从东方升起。我尊君如父,亲君如母,君却不以善终报我。事情怎么变成这样了呢,你自己也没有得到善终啊!

无论如何,我们听到的不是一个弃妇或怨妇的心声。末章“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是理解此诗写于庄公生前还是死后的关键。如果理解为,父母养我不终,显然不通;如果按郑笺所说,理解为我待夫君如父如母,则是切合当时礼制的。按照后者的理解,则说明是“君未以礼报我,君也未得善终”,即表明此诗是写在庄公死后。既然是庄公死后,弃妇之说就不成立了。

全诗四章,庄姜一面责怨庄公,一面又在反问自己,事情怎么发展成这种地步了呢?一面伤感自己的遭遇,一面也为庄公的未得善终而伤感。倘若是一个现代怨妇,岂不一句话了结此怨:你在外面养小蜜,我不会在家养男人?互不干涉。

庄姜没有,她既没有自卑,也不是那种自我中心的女人,她还是一个人们公认的有德守礼的贵族夫人。她更没有怨天尤人,相反,她是在为自己所遭受的不平而感愤,为庄公遭受的不得善终而感伤。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平则鸣”,而不是现代所谓的“不美则怨”。一个贤德之人,一个独善其身之人怎么会成为一个千古怨妇呢?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