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古文典籍 >

心读《金刚经》:平常相里的秘密(二)

2009-08-17 14:55
来源:一元一 作者:费勇
《金刚经》第一段的第二句话:到了吃饭时间,佛陀就穿上袈裟,拿起饭钵,走进舍卫城去乞食。虽然成了佛,仍要吃饭,仍然面对一个平常人每天遇到的问题。
《金刚经》第一段的第二句话:到了吃饭时间,佛陀就穿上袈裟,拿起饭钵,走进舍卫城去乞食。虽然成了佛,仍要吃饭,仍然面对一个平常人每天遇到的问题。

  如果没有饭吃,人就会饿死。所以,俗语说:人活着就是混一口饭吃。原始时代,人类在林间狩猎,在水中捕捉,获取食物。文明时代,人类必须工作,才能获得食物。佛陀怎么办呢?他不会像我们一样天天上班,赚取工资;也不会像原始人那样,靠体力在大自然间寻取粮食。

  他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坐在那里。饿了,就带着弟子们挨家挨户地去“乞食”。

  “乞食”字面上的意思即“讨饭”,但是,佛陀的“乞食”与中国人平常所说的“讨饭”完全不同。第一,它不是为生活所迫,用尊严来换取粮食;第二,它不是专向富人乞讨,而是挨家挨户地乞讨,不管贫富,都要乞讨。

  这是佛陀创造出来的生活方式。可以解决肚子的问题,又可以使自己不陷于谋生的罗网里,是利己。还有一利:利他。佛教把布施看成是通向解脱的重要途径之一,六度中的第一度就是布施(六度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因此,向别人乞食,是给予了别人布施的机会,有利益他人的作用。

  也许,把“乞食”翻译成“化缘”,更接近佛陀的原意。佛陀以这样一种方式,回到了自然而然的状态,把自己从俗世的谋生里解脱了出来。人不必为着一日三餐操心,也不必为着衣服房子操心。福音书上说:“不要去为你们的生命操心,不要为吃的喝的操心;不要为你们的肉体操心,不要为穿的操心。”“看天上的飞鸟,它们不播种,不收割,不储存,……看原野里的百合花,它们怎样生长;它们不工作、不纺织。”

  日本人鸭长明在《方丈记》里提到,他“为他人奔驰于俗世而哀怜”,以为人其实不必如此,应当去学学“鱼和鸟的潇洒”。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