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忆江南读《水浒》:梁山好汉的历史真相

2009-05-17 12:05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张恒涛
水浒传原型,乃是在大宋宣和遗事中记载的由三十六人组成到义军,人数与三十六罡星相当。宋徽宗组建花石纲,命人运送宝物,故事由此发生。

经典名著《水浒传》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百零八位好汉啸聚梁山水泊,对抗昏庸朝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壮阔画面,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可惜的是,后来梁山好汉在宋江的带领下接受了皇帝的招安,他们北破辽国,却因谗言而徒劳无功,南征方腊结果是同类相煎损兵折将,十停只剩三停,而宋江等更是被毒身亡,冤死异乡。

《水浒传》家喻户晓,影响深远,以至于不少人将其误作历史来看,实际上,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作者虚构的。那么,历史的真相又是怎样的呢?

历史上的梁山好汉并没有《水浒传》中那么多,只有三十六位,大体与一百单八将中的三十六颗天罡星相当,这三十六人逼上梁山的情形恰恰是一百单八将群雄聚义归水浒的缩写本或袖珍版。

故事的发生是这样的。

话说大宋宣和初年,道君皇帝徽宗赵佶在赏遍了书画珍宝,盖尽了殿宇楼台,玩腻了变法游戏之后,忽然对江南的奇石异草产生了莫大的兴趣,一道圣旨下去,贪官污吏们就没头苍蝇似的忙活起来了,于是,一个历史名词应运而生——花石纲。

所谓花石纲就是当时专门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徽宗皇帝喜好的大型船队,一般是10艘船称为一“纲”。当时指挥花石纲运输的是在杭州特设的“造作局”和在苏州特设的“应奉局”等,这些局的官员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花石纲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必须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为了让船队通过甚至要拆毁桥梁,凿坏城郭,因此徽宗的这一爱好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据《宋史》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20年”。花石纲最终成了激起方腊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梁山好汉聚义造反的一个起因。

当时,负责花石纲的最高一级官员是一个叫朱勔的家伙。此人原本是个二流子,因为臭味相投成了蔡京童贯的狐朋狗友,就一路扶摇直上,当上了苏州“应奉局”的一把手,开始了欺压安善良民,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生涯。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