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梁山泊周围的官兵已是惊弓之鸟,北宋政府只得从京城派来精兵良将征讨梁山泊义军。将门之后呼延绰(就是呼延灼)是这次围剿的主将,副手是刚刚返邪归正的海盗张横。
可惜这两个外来的和尚也念不好经,屡战屡败,但他们的确够坚强,屡败屡战,最后,道君皇帝的忍耐突破了极限,发出了最后通牒,然而结果却并不是皇帝老倌期望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而是呼延绰和张横反叛朝廷明珠投暗了,宋徽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只有抱着脚丫子喊疼骂娘的份了。
很快,水泊梁山又添了不少新头领,领军人物达到了三十六名,这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于是民间有了这样的说法:来时三十六,去后十八双。若要少一个,定是不还乡。
后来,梁山泊义军不幸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陷入了北宋名将张叔夜大军的包围圈,在突围失利和张叔夜循循善诱的情况下,宋江带领义军归顺了朝廷。北宋政府虽然没有背信弃义地杀死义军将领,但对他们并不放心,为了防止义军死灰复燃,朝廷把三十六人分派到各地做官,轰轰烈烈的梁山泊起义就这样失败了。
梁山泊起义几十年后被写入了《大宋宣和遗事》,而这本书中的梁山泊故事就是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的雏形。
(责任编辑: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