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一)

2009-05-22 10:5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苏轼最会享受人生了,无论在怎样的艰难困苦条件下他永远是达观。《后村诗话》里载他被贬惠州时的一个故事:

东坡

东坡居惠,广守月馈酒六壶,吏尝跌而亡之。坡以诗谢曰:“不谓青州六从事,翻成乌有一先生。”

苏轼好酒而不贪杯,自谓平生有三不如人,即下棋、饮酒、唱曲,“少时望见酒杯而醉”。但后来发现酒是个好东西,喝醉了什么都可以丢掉,所以在他如心电图般曲折的人生中,每遇到喜悲之事,总以酒安慰自己这颗敏感的心灵,以至成为习惯,日离不开酒。他贬居惠州时,当地知州每月馈送给他六壶酒。一次,小吏送酒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吧酒壶打破了,酒流了一地。东坡没有向小吏发脾气,依然写诗感谢知州,所谓“六从事”就是六壶酒,因为酒长期陪伴在他的身边,所以称为“从事”,结果因为小吏的不小心而化为乌有了。既幽默,又带着些许的遗憾。这就是苏轼。

成年后的苏轼离不开饮酒。“多情多愁仍多病。多景楼中,尊酒相逢。”(《采桑子》),饮的是相逢的喜酒;“红粉尊前休懊恼,怎生留得许多情。”(《定风波》),“白发干茎相送,深杯百罚休辞。”(《西江月》),饮的又是离别的悲酒。宋人有佳节饮酒的风俗。苏轼词中最著名的佳节酒词便是词人于丙辰中秋所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此外“寒食后,酒醒却咨嗟”(《望江南》),“清明过了,残红无处,对此泪洒尊前。”(《沁园春》),“酩酊但酬佳节了。云峤,登临不用斜晖照。”(《定风波》)等词,抒写的也是佳节饮酒的场景和心情。除了这些,游玩过程中,目睹胜景之时,酒也是必不可少的。有词为证:“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正是作者游临赤壁后的慨叹,还有“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点绛唇》),“园中桃李使君家,城上停壶游客醉。”(《木兰花令》)等,也是游览过程中的酒词。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