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一)(2)

2009-05-22 10:5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可爱的是东坡小饮必醉。词人对此自有豪言:“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满庭芳》)。酒醉之后,发之于词,往往令人动容,如“酒醒还醉

可爱的是东坡小饮必醉。词人对此自有豪言:“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满庭芳》)。酒醉之后,发之于词,往往令人动容,如“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渔父》),“白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蝶恋花》)。 诗词是饮酒的副产品。酒入九曲回肠,化为一腔才气,挥洒于笔墨之间,便成千古绝唱。或记席间觥筹交错、欢快纵乐之景,或载歌声舞影、耳鬓厮磨之情。“好将沉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少年游》),“我醉歌时君和,醉倒君须扶我。”(《水调歌头》),“浩歌畅饮,斜月低河汉。”这一点,倒颇有些像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酒喝得越多,诗写得越快、越好。苏轼酒后的词,或千回百折,风光旖旎,情感真挚;或大气包举,豪气干云,直上九霄之上。

《满庭芳》一曲就是他喝酒的宣言: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是。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除了《水调歌头·中秋》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是抒发兄弟之情外,另一首中秋词《西江月》也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正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这首词里的喝酒,远没有苏舜钦的豪气,因为它不是作者在享受人生,而是为排遣心头的苦闷而举杯消愁。

此词写于哪里,众说纷纭。一说在密州,有人也说在黄州。无论哪里,词里弥漫着一层惆怅的感情,应该是东坡被贬时写的,这是没有异议的。据说神宗皇帝读后,词的最后一句“把盏凄然北望”感动了他,说“苏轼终是爱君。”其实,此“北”究竟是苏辙所在地点方向,还是东坡面对京城的方向?词里究竟有没有爱君之意很难确定,但每逢佳节倍思亲,对弟弟的思念,永存于此老大心中,词里对现实的批评以至否定,也是毫无疑义的。

夏天之后是秋光,一年一度秋风劲,节日来临,看到的是秋风阵阵,想到自己远离京师已经多时,人生短促,倏忽之间,就像是一场大梦,能够有几个中秋好度过呢?又是黄叶纷飞,寒气袭人的季节,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的鬓上,也渐渐地增添了几丝白发。“萧萧白发镜中寒”,这使一心想有所作为的东坡有些伤心。现在,自己身处穷山恶水之地,因为这里既没有好酒,自己也无法觅得佳酿,所以少有朋友光顾。中秋节应该是月明星朗,可是,天上那轮圆月总被云层遮住。赏月也无可能了。弟弟啊,今天晚上,不知道你与谁在一起?我只能端起酒杯,凄然地向着北方,遥祝你平安、健康。

尽管词里没有直接地呼喊苏辙,直接抒发思念爱弟的感情,但是,“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两句,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渲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苏轼此词一出,词评家就此词中“月明多被云妨”一句是否有言外之意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应该说,这首词的基调是悲怆而甚至是悲愤的,所以说“月明多被云妨”有言外之意也不是没有道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最后两句“为有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因为有后一句,“浮云”的意思就显豁得多了。也许,坡老正是借用了李白诗意来讽刺现实。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