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经典精选 > 名著名作 >

毛泽东《五律·看山》鉴赏

2010-06-05 10:35
来源:《毛泽东诗词鉴赏》 作者:周振甫、臧克家等
毛泽东诗词全集之《五律·看山》,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一首游兴诗,是他在南巡杭州时三次登北高峰后的闲适之作。

 《五律·看山》

  作者:毛泽东

  一九五五年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飖下, 欢迎有晚鹰。

 

注释译文

  北高峰:在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后,与南高峰相对峙,为西湖群山之一。在北高峰附近有飞凤亭、桃花岭、扇子岭、美人峰等名胜。根据作者自注,诗中的「扇子」指扇子岭,「佳人」指美人峰。

  飘飖:同「飘摇」,飘荡、飞扬貌。这里指鹰翔。

  一望空:一览无余。

  飞凤亭:在保俶塔下。

  桃花岭:又称为“栖霞岭”(qī ),在北高峰附近。

  扇子:即“扇子岭”,在北高峰附近。

  美人:指美人峰,在北高峰附近。

  晚莺:黄莺。

 

写作背景

  1955年夏秋之际毛泽东来到杭州休息。休息期间,他心情很好,游兴也很高,接连攀登了南高峰、北高峰、玉皇顶、莫干山、五云山等。攀山途中,他时常被名胜古迹和南方山峦秀丽幽美的风景吸引得流连忘返,诗意盎然。在这期间他一连写了三首诗,此为其中一首。

 

诗词鉴赏

整体把握

  全诗40字,毛泽东写于1955年。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一首游兴诗,是他在南巡杭州时三次登北高峰后的闲适之作。

  全诗平和起笔,轻盈收韵,朗朗上口,功力深厚。

逐句分析

  首联写观赏山水风光的经过,言次数之多,表示游兴之浓,衬托山川之美。

  颔联写登上北高峰后视力所及的景色。“飞凤亭”和“桃花岭”都是极目所眺的杭州美景。

  颈联用拟人手法表达看山主题,写“扇子岭”和“美人峰”两处胜景,并借此展开丰富的想象。

  尾联写出作者下山时轻盈的步履与心境,闲适自然,别有意蕴。

 

(责任编辑:花眠)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