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渔峡口】香炉石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水布垭书写着未来的辉煌

2009-04-22 17:0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付炯业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最先接纳清江的土地就是渔峡口。清江流过水布垭后,便进入渔峡口的伴峡,这是清江三峡中的第一峡,伴峡是渔峡口的骄傲。

八百里清江从利川的龙洞沟涌流而出,经卧龙吞江大瀑布潜入地下,在群山的腹中走完9.7公里的伏流之路后,再钻出洞口,于是,这股充沛的江流便穿山过峡,迂回曲折,纳川汇水,形成九曲十八弯的浩然之势向长江奔去。这,就是清江的神话,清江的历程,清江的悲壮,清江的歌……

清江有好长好长一段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一出恩施,便直抵长阳,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最先接纳清江的土地就是渔峡口。

我是顶着夏天的日头随武汉作协清江行文学采风团来到渔峡口的,在此之前,我对这个名字一无所知,而今天,我不仅熟悉了这个名字,还对她神奇的历史与迷人的风光魂牵梦绕。

那是6月18日,谐音为“奴要发”,因此这日子我记得十分清楚。我们是清晨从长阳南曲之乡资丘镇溯江而上抵达渔峡口的,登岸时太阳已升得很高。由于进镇上的台阶又陡又长,加上行装的负荷,大家都步履维艰。当我们终于抵达渔峡口镇政府时,每个人都气喘喘,汗涔涔。

虽然一身疲惫一身汗,却拗不过采风的激情,大家未及休整便上路。担任向导的是镇上两位年轻书记,一位是党委书记向祖文,一位是团委书记林爱梅。向书记是土家汉子,装着一肚子渔峡口文史;林书记是土家妹子,音容婉丽,质朴热情。他们要带我们去哪里?听说去“香炉石”,那是古“夷城”遗址。

中华名山我游过不少,当我们穿过一片玉米地走近一座拔地而起的石峰时,我很难想象这是一座“古城”,更难料到考古工作都竟从这石峰脚下挖出了万件文物,印证了传说与历史的契合。这座石峰就是香炉石,香炉石外有石砌的门,门楣上刻着“夷城”二字。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