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也许都听过关于清江的描述,特别是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那是清江托起明珠的神话:从许多歌里品味到土家族文化底蕴的丰厚,南曲、巴山舞、放排歌、《土里巴人》以及《九曲十八弯》……抒情般的徐缓,雷霆般的跌宕啊!使人无法压抑对八百里清江的向往。
清江是长江一级支流,古名夷水,亦名圤水。因河水清澈而得名。始见于《禹贡》,详记于《水经注》。《水经注》云:“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位于长江南岸,是长江中游在湖北省境内仅次于汉水的第二大支流。
传说是廪君蛮巴人繁衍并向外开拓之发祥地。“水色清明十丈,人见其清澄,故名清江”。
她发源于利川与重庆市交界之齐岳山龙洞沟,流经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长阳,在宜都市所在地之陆城注入长江。全长423公里,有“八百里清江美如画”“土家族的母亲河”的盛誉。
走近清江,不仅走进了碧山秀水的长卷,不仅走进了民族艺术浓郁的氛围,也走进了一部古之巴人悲壮的历史,走进了今天土家族同胞创造辉煌的现实。
如果说美艳如画的八百里清江是大自然对人类无私的馈赠,那么,利用清江丰富的水资源建筑三座梯级电站则是人类利用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壮举,是中国第一个一江三坝滚动开发的明珠工程。在清江,可以看到1988年10月动工仅用44个月就让伟岸的大坝雄峙于清江下游的高坝洲水电站;见到了车水马龙、会战正酣的水布垭水电站工地;见到了隔河岩大坝云蒸霞蔚的飞瀑;见到了隔河岩与高坝洲之间50公里清江段水缓浪柔的平静;见到了平湖之上露出的百岛;见到了追舟逐船的江鸥正戏弄着船舷外绿色的浪纹……啊,鬼斧神工造就的秀美与现代科技造就的壮美正在清江上融为一体,让清江成为荆楚大地上令人瞩目的胜景。
作为“明珠”工程,清江上的三级滚动开发不仅亮了清江,还惠及华中,据资料显示,清江三级水利枢纽工程全部完工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93.1万千瓦,年发电量达85亿度,是华中电网的骨干产业。因筑坝抬高水位,曾经以激流放排为特色的清江将成为一条江宽水深的黄金水道,300吨级的船队可由长江直驶鄂西重镇恩施;高筑坝还使三级水库总库容增至86亿立方米,防水库容增至12.5亿立方米,这么大的库容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清江洪水,还可减少汛期荆江大堤的压力……啊,这无疑是清江的千秋伟业!
当夜色降临的时候,看到了大坝伟岸的雄姿,看到了灿若繁星的灯火,看到了清江水城变幻摇曳的波光,这迷人的夜景在隔河岩有,在水布垭也将有。面对越变越俊越亮丽的清江,利用感受了天人合一的伟力。
登上了武落钟离山,遥望了仰卧于苍穹之下的盐水女神,拜谒了廪君仙逝的渔峡口……几番探源寻踪,脑海中终于浮现了一位长髯刚烈而慈祥的老者形象,他就是供奉在土家人心灵祭坛的向王天子——廪君。
武落钟离山离长阳县城不过70余里,山青水秀,那里的赤穴正是廪君的出生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