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土家族风光】武落钟离山:巴人的发祥地

2009-05-19 15:27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武落钟离山又名佷山,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清江境内。武落钟离山为土家族先民——巴人的发祥地,武落钟离山早被视为湘、鄂、川、黔等地土家族人寻根祭祖的圣山,朝拜者络绎不绝

武落钟离山又名佷山,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清江境内的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据史载武落钟离山为土家族先民——巴人的发祥地,相传是巴人祖先廪君诞生地及掷剑称王处。这里巴人遗迹犹存,因此,武落钟离山早被视为湘、鄂、川、黔等地土家族人寻根祭祖的圣山,朝拜者络绎不绝。

武落钟离山是武落山与钟离山的合称。“落”是长阳俗语,指一种量词单位,也就说是“堆”和“叠”之意。因之武落山就是五座山,或是一座有五个山峰的山。佷山有五个山峰,第一峰名“佷山包”,第二峰名“魁头山”。佷山原名五落山,“五”与“武”同音,后来就讹为“武落山”了。佷山东隔长杨溪有撞钟垴山,古传有鸣钟悬于其山,因其与清江北岸的佷山为长杨溪所隔离,故称“钟离山”。后来史家将武落山(即佷山)与撞钟垴山(即钟离山)总称为“武落钟离山”了。

武落钟离山是土家族祖先——古代巴人聚居、生息和繁衍的处所;又是巴人首领廪君务相掷剑、浮舟而称王的地方。“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四千多年前,巴人首领廪君就诞生在这里,后来,廪君又率领他的部落从这里走向四方。山上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神话传说,后人据此修建了富有民族特色的庙堂、亭阁,供人们凭吊先烈,祭祀祖宗。向王庙凌空高悬,祀奉着廪君的塑像;石神台供奉着两具天然椭圆形石器,印记着古代巴族生殖崇拜的遗痕;赤穴、黑穴为巴人诞生之地,至今依稀可辨;盐女岩酷似土家族少妇,传说是廪君的妻子——盐水女神的化身;白虎石栩栩如生,似乎显现着廪君的英灵;白虎堂临水而筑,若浮若定,堂内真实地展示出土家族的历史;纯木结构的山门悬挂着“民族之源”的匾额。

顺石阶拾级而上,山上处处林森木茂,遮天蔽日,鸟鸣啾啾,静谧的圣山隐约间透着仙气。站在圣山之脚,迎面高大的山门悬挂着“民族之源”的匾额,显示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沧桑与久远。好香啊!迎风送来的是阵阵清香,夹杂着柑桔花的甜蜜、金银花的芬芳,香气馥郁,沁人心脾。

巴人首领廪君就诞生在这里,后来,廪君又率领他的部落从这里走向四方。据《后汉书》记载:“巴郡南郡蛮,本有五姓,巴氏、樊氏、曋氏、相氏、郑氏,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四姓之子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于石穴,约能中者,奉以为君。巴氏之子务相乃独中之,众皆叹。又令各乘土船,约能浮者,当以为君。余姓悉沉,唯务相独浮。因共立之,是为廪君。”

廪君称王后,即率族人西征,首先征服了清江最后一个母系氏族盐水女神,后开拓疆域,建立了巴国。因此,武落钟离山也就成为一座巴人后代崇敬的圣山。然后,巴人以勇猛善战,能歌善舞著称于世。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巴人融入华夏一统。巴人后裔后演变成当今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每年从世界各地到武落钟离山寻根朝圣的巴人后裔成千上万,满怀虔诚和敬仰,踏寻先祖的足迹,倾听远古的跫音,感受神秘的呵护。

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春秋战国“下里巴人”引发楚国万民唱和。汉朝,巴人战舞令汉高祖乐而忘忧。高亢婉转的山歌、古朴清雅的南曲、炽烈淳朴的巴山舞,是长阳的文化“三宝”,一个古老的民族用自己的文明传承着生命的壮美,弘扬人生的快意。

这里,山川秀美,江水潆回,一派佳丽灵淑之气;这里水清鱼读目,山静鸟谈天;这里水作青罗带,山似碧玉簪;这里有山的雄伟与挺拔,这里有水的妩媚与柔和;这里的山孕育出牡丹花的郎,这里的水滋润着栀子花的姐……

武落钟离山有着非凡的气势,涅槃远古的文明,写意传说的魅力。在武落钟离山,沿着巴人的踪迹,我们可以穿越历史的时空,寻找那古老的文明……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