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落钟离山与清江相映成趣,远远望去,山的最高处为一头盔似的巨石。上山的路很陡,于是轿夫云集。登上了盔头岩。岩上有一古庙,供奉着廪君和盐水女神。庙门两侧有“赤穴掷剑务相不负武落意;夷水浮舟廪君自存难留情”的楹联,联想廪君掷剑造船当君王,遇盐水女神成婚,为拓展事业斩断儿女情的故事,这22字楹联不正是蕴含着廪君事业与感情的全部故事么?
武落钟离山的“武落”实为“五落“之意,即此山有五座高出山峦的石岩,除了最高的盔头岩外,还有盐女岩、石神岩、牛角岩、向王庙石岩,岩峰错落,蔚为大观。我站在盔头岩俯瞰,岩下层林碧染,清江蜿蜒如带,好个秀美之域。
从盔头岩下来,绕过盐女岩,可见一红土洞穴,门楣上的字告诉我们,这就是赤穴,五千多年前,廪君就诞生在那狭小的洞穴之内,可见远古巴人领袖实来自寻常百姓家。
知道了廪君的出生地,不能不探寻他的葬身之地。据史料记载“廪君之生也,出于赤穴,其死也,化为白虎,有陇宜也。”这陇宜就是白虎陇,而渔峡口的古名正是白虎陇。
来到了香炉石古夷城遗址,看到了上粗下细的香炉古,对香炉古的传说谙熟于心的书记讲述了廪君晚年在此建夷城运筹帷幄的伟业;讲述了他殉难于湍急的向王滩的悲壮;讲述了廪君死后人们一路丧歌丧鼓将他抬到白虎陇的哀恸;讲述了正待入土的向王化作白虎乘祥云飞升的神奇。于是,这渔峡口便遗留下了白虎岩、白虎亭等可触可感的遗迹。这无疑是旅游资源的瑰宝。
廪君晚年定居点已为古籍所记,香炉石近万件出土文物又证实了这里曾是巴人聚集的地方,科学与神话,真真假假,给清江涂上了神秘的色彩,给后人提供了一个想象、演绎、创作的空间。
“长阳三件宝:山歌、南曲、巴山舞。”这是长阳人引以为骄傲的。其实巴山舞源于“跳丧舞”,却无悲戚之色。面对热情洋溢的扭动腰肢手舞足蹈,很容易让人想起了迪斯科,这不正是东方的迪斯科么?进而把土家族的“跳丧”与“哭嫁”联系起来,从丧而不哀、哭而不悲中领悟到土家人对红白喜事独特的感情表达方式。
南曲唱调平和,行如流水。拨弄三弦,柔声慢唱:“春去夏来不觉又是秋,柳林河下一个舟,渔翁撒网站立在船头……”
和南曲迥然不同的是山歌,山歌是喊出来的,其声音的嘹亮能从这山传到那山。“鸦鹊尾巴撒,身穿绿背褂,一翅飞到后院里,咖的咖的咖,小么妹,快烧茶,外头来客哒……”唱得满室打起“哦嗬”。
清江,清澈的河水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在山歌中,思绪伴着婉转的小调顺着那江水漂流到很远的地方。也许,这其中所包含着的土家风韵就由此传播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