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在芒宽。在芒宽,玩是一种最质朴最灵动的休憩交往方式,彝族的“烧火向”,傣族的“打土电话”、“丢包”、“偷糍粑”,都在机智、诙谐、有趣中传递着爱的信息,是年轻人相互寻找意中人的载体;傈僳族的射弩、彝族的荡秋千、苗族的斗狗……无不在玩中透露着智慧。在芒宽,人人都可以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玩”,玩在芒宽,实际上是芒宽各民族的包容性、深邃性和丰富性的体现,是一种淡然、自然、从容的生活方式。
——食在芒宽。在芒宽,尝尝各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是必不可少的。吃一吃彝家人将鸡肉、火腿、豆腐皮、粉条、蔬菜等荤素适当适量搭配,配以草果面等调味品,根据各种菜受煮程度在一锅里煮的特色菜——“杂锅菜”;品一品素有“酸摆夷”之称的傣家人以“酸”为调料,烹制出闻名遐迩的酸扒菜、酸蚂蚁、田螺烩笋子;尝一尝苗家人将青菜等蔬菜切细切碎,趁豆浆滚烫并且未完全凝固时倒入,用豆浆将青菜等蔬菜烫熟,放入食盐等作料,待豆浆冷却凝固成豆腐后取出,放入芫荽、花椒、辣椒、芝麻等作料拌食,吃了能祛内火,清肺醒目,达到食、药两用功效的“连渣捞”;喝一喝傈僳族用漆油(一种当地人称之为漆树的果实提炼而成的食用的植物油),拌入食盐等作料将鸡(也可是其它动物肉)炒至黄熟,然后依食者各人的酒量倒入烈酒(多为酒精度较高的米酒或包谷酒),先给烈酒点火燃烧几秒钟,灭火后盖上锅盖煮熟能温中和胃及祛湿去寒的“暇拉”……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天然的、绿色的食物显得多么弥足珍贵的佳肴正如没有被肆意修饰的高黎贡山一样,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醉在芒宽。走进傈僳寨子,见识了一个以豪爽著称的民族——傈僳族。豪爽的傈僳汉子定会与你喝上三碗自酿的远近闻名的“倒杯酒”、“交杯酒”和“同心酒”。这种只有10多度的包谷水酒,不通过蒸烧,把水掺入已发酵的包谷面或包谷砂中,搅拌后用空心虅或胶管抽出来喝,味道香美、醇正,饮后可提神解渴;感受不分场合地点,不分生人熟人,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端着酒杯,依次轮饮的彝族“转转酒”;饮几杯花枝招展的小卜哨唱着“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祝酒歌的自酿“小锅酒”……你会在打着喷香酒嗝依然清醒的瞬间却醉在各民族迷人的喝酒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