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福建鲤鱼溪】人鱼和谐的美丽神话: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

2009-04-30 09:56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福建有个浦源镇,镇里有个浦源村,村里有段小溪,因为七百多年来一直漫游着几千尾的鲤鱼,人称“鲤鱼溪”。鲤鱼溪原名东洋溪,溪中多坝,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

周宁县城往西五公里,有个浦源镇,镇里有个浦源村,村里有段小溪,长约五百多米, 宽约三至七米,因为七百多年来一直漫游着几千尾的鲤鱼,人称“鲤鱼溪”。

鲤鱼溪原名东洋溪,溪中多坝,水深及膝,清可见底,鲤鱼满溪。两岸以石砌成,各留大约两米宽的步行街,随溪蜿蜒;民居夹溪而建,多为二至三层明清格调的青瓦木房;房前多埠,以便挑水、洗菜、捣衣,颇具江南水乡韵味。

悠悠鲤鱼溪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麓,汇数十条山涧清泉奔流而下,峰回水转,至浦源村口水势顿减,五弯六曲穿村缓流而过。就在这长里许、宽丈余的有限水域中神奇地遨游着上万尾五颜六色的鲤鱼,“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竟相觅食,彩鳞翻飞,仿佛在娓娓诉说着一个神奇的故事。

去看鲤鱼溪,最好先走过狭长的明清古街。这街古时是闽东通往闽北的要道, 所以街边多店铺。如今,街头巷尾多有卖光饼的,以资游客饲鱼取乐。出了古街就看见鲤鱼溪。只要拍拍手,鲤鱼就游来了,墨绿的、深红的、金黄的、红白相间的、红黑交错的, 各色的鲤鱼成群结队,探头, 甩尾,倏忽往来,似与人戏。游客手持光饼沿街赏鱼、牧鱼,人吃一口,喂鱼一口,鱼跃,人笑,成了鲤鱼溪的一大景观。

溪里哪来这么多的鲤鱼呢?这得从郑氏南迁说起。南宋嘉定年间,郑氏一支从河南迁来这闽东的浦源,当时喝的是东洋溪的水,为防外人投毒,也为了澄清水质, 就在溪里放养了鲤鱼。后来,鲤鱼多了就有人捕食了。如果捕光了鲤鱼,全村人的安全怎么办?———族长郑晋十公就召集村民订了乡规民约,保护鲤鱼。为了服众,晋十公施出苦肉计:诱引孙子去偷捕鲤鱼,并且当场抓获。然后,在郑氏祠堂里,当众将孙子打得皮开肉绽,还自罚宴请了全村人三天。开宴前,族长让乡亲们发毒誓,大意是:如果溪里的鲤鱼没了,全村人也都死光光。

就这样,代代相传,先人的佳话在浦源村的后人中成了信仰;就这样, 鲤鱼繁衍, 东洋溪在浦源村里成了鲤鱼溪。

至今,浦源村的村民敬鲤如神。他们在岸边种蒲草,修L形下水道,以便洪水来时鲤鱼藏身。每年雨季,洪水漫上街道,鲤鱼蹦进家门,主人就养着它们,等水退了再放生。每在溪边洗涤荤腥食物,鲤鱼成群聚集,竞相争食,村民就如待顽儿,只笑赶而已。村中顽儿吃饭,有时端着饭碗在门前临溪喂鱼,人一口, 鱼一口,大人也只一笑了之。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