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颂雪的佳句用来形容北方的飘雪极恰切,只是用春风来写雪,却是千古绝唱。好一派北国风光!
冰雪是北方的生命,是北方的魂。
雪中冲浪、划雪、高台跳雪、堆雪人、打雪仗、划雪撬……冬季的北国风光,让人遐想无限。
但每每谈及冰雪,冰灯、冰雕和雪雕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如果把冰雪比作一张织锦,那么冰灯、冰雕和雪雕艺术便可说是这织锦上娇艳的花朵。以下就以哈尔滨为例,简要谈谈。
哈尔滨市是中国地理纬度最高的大城市。每年农历10月初左右,哈尔滨市的冬季便开始了。这时,晶莹莹的冰,白皑皑的覆盖大地达4个多月。流经市区的松花江,宛如一条长长的银练,静卧在她的旁边。为此,哈尔滨市有了“冰城”的美称。
冰灯
冰灯、冰雕与雪雕(又称雪塑)并称,冰雕与雪雕互为姊妹艺术。热爱生活的冰城人创造了美丽的冰灯。哈尔滨市的冰雪艺术文化逐渐成了享誉中华、名扬世界的著名品牌。
冰城的冰灯艺术,它有审美价值的各种三维或二维的空间。形象立体,布局丰满,玲珑剔透,晶莹如玉,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看过冰灯造型艺术的人,都会有一种“步移景易”之感,如同来到色彩缤纷的冰林世界。
冰灯雪塑造型艺术的布局来源于立意。一方面反映时代精神风貌,一方面反映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冰城人以如无瑕美玉般的冰为材料制作冰灯,主要考虑冰具有透明、光滑、坚硬、可塑的特点。雪是六角形的结晶体,洁白无瑕,拌水混合后,可堆塑不同的形象。经过砌筑、雕刻、塑造、浇冻等方法,制成各种冰雪艺术品,诸如叠银砌玉的冰楼、阁、塔、台、亭、桥、廊、榭等。雄伟壮观、千姿百态的各种冰雕,惟妙惟肖、绚丽多彩。冰盆景则晶莹剔透,小巧玲珑。冰雪塑造的自然景物,气势磅礴。人们享受着冰雪园林艺术赋予的美。
冰雕
松花江流水冻结的天然冰,透明度为百分之百,冰的变性小,变形速度慢,抗压强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强。冰的质量优良,如石似玉砌筑冰的建筑,一般以气势宏伟、高大瑰丽而取胜。
冰雪风光,是模拟自然山水风景而创作的大型冰雪景致。冰花、冰景、冰鱼则是冰雪艺术中的小品。冰雪、清水等材料同雕塑家的钢镐、利斧和扁铲等工具创造的琼楼玉宇,千姿百态,光华四射,堆旧劫玉,冰肌玉滑,灿烂辉煌,让人们进入到水晶的世界中去。1963年,有一首歌颂冰灯的诗句是这样写的:“银柳迎春冰灯闹,冰花鳞光景色美。如玉晶莹寒光照,心旷神怡人不冷。”
冰灯是我国北方传统的民问艺术形式,来源于生产和生活。实践活动。以前,在黑土地的冬天,松嫩平原上喂马的农夫和松花江上捕鱼的渔民,用冰做成冰灯,用于照明。制作的方法是,将水倒入桶中冷冻,在未冻实前,将冰坨由桶中取出,凿开顶上的冰,倒中间未冻的清水,放入灯盏,虽有寒风吹拂,因有冰罩遮护,灯火熠熠不灭。后来,每逢新春佳节等,人们也制作冰灯,或置门旁,或院中,或钻孔穿绳,让儿童提着玩耍,增加节日气氛。斗转星移,岁月更替,冰灯由偏僻的村屯进入了城镇。“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可见,龙江冰灯是有悠久历史的。清人在一首咏冰灯的诗中说:“巧凿阳山骨,微分口火温。孤光含水色,四壁透霜痕。只伴金枝艳,谁从玉鉴论。高楼寒烬落,无那近朝暾。”
雪雕作品:雪佛
雪雕是以雪为材料堆塑雕刻成型的艺术。雪雕以质地洁白如玉的清雪经砌筑、堆塑、雕、镂而制成的。雪雕在古代已出现。民问的雪塑活动更为普遍。民问的雪塑有狮、虎等动物造型。明代志乘中记载:“积雪,以塑于庭。”豪贵之家,遇天降瑞雪,塑雪狮,装雪山,以会亲朋。欣赏雪雕,吟诗唱和。北宋黄庭坚有“刻兽堆盐虎,为山倒玉人”的动人诗句。
雪雕
哈尔滨雪雕因兴起于太阳岛,展出于太阳岛,人们称它为太阳岛雪雕。冰城哈尔滨人,从20世纪60年代起,创造了兆麟公园冰灯艺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出了太阳岛雪雕艺术。冰灯艺术早已成为世界艺术史的一项创举,而雪雕艺术也已进入世界艺术的殿堂。
可以说,正是冰与雪的艺术,将冬季里的北国风光装扮得更加明艳、动人。
(责任编辑:木兮兰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