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秦岭】生灵的保护神(3)
2010-02-21 15:21
久香是三官庙的村民,因为她的一次及时报告,一只在野外受伤的大熊猫得到了保护站的救治,为此国家还奖励了久香。 受雍严格的影响,这里的村民对
久香是三官庙的村民,因为她的一次及时报告,一只在野外受伤的大熊猫得到了保护站的救治,为此国家还奖励了久香。
受雍严格的影响,这里的村民对熊猫的生活习性都有了一些初步了解。当熊猫受伤和生病的时候,它往往更愿意贴近人类。自从保护站建立以来,这里的村民对熊猫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
1991年,何庆贵与保护站人员在巡山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在风雨中与妈妈走失的熊猫幼仔,何庆贵抱着幼仔蹲守了四个小时,没有看见母熊猫回来寻找孩子,于是只好将熊猫幼仔抱回保护站。
每年的春天,美丽的杜鹃花在满山遍野绽开之时,那些成年的大熊猫一改往日互相回避的冷漠关系,开始在山野间大声疾呼,寻找配偶了。大熊猫的脸部缺泛表情,主要靠声音表达细微的情绪变化。其行为也显著改变,接触频繁。如果交配成功,妊娠期只需四五个月,在每年的秋天,怀孕的大熊猫便在海拔18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寻找树洞或石穴产下可爱的小宝宝。
然而,在熊猫交配期的春天,也是熊猫最容易受伤的季节,那些雄性熊猫为争夺交配权,经常撕打在一起。如果熊猫受伤严重而得不到及时救助,它很可能因此而丧命。
1987年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开始筹建,1993年经当时的国家林业部正式批准建立,野外救治大熊猫得到了专业的人员和设备支持,从此野外救治大熊猫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在陕西省珍惜动物抢救中心参与的60多次救治行动中,有32只大熊猫成功救治,11只大熊猫回到它们的出生地,另外的21只因为老弱病残在这个中心长期居住下来,享受着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关爱。
刘小斌是三官庙保护站的站长,从辈分上论他是保护站的第二代巡护员,但是从时间上论,他已经在这个大山深处工作了二十年。
三官庙保护站是佛坪保护区的核心区,1.13万公顷的面积里生活着26只大熊猫,是中国野生大熊猫密度最大的地区。这里有30条巡护线路,海拔高度落差有1600多米,按照规定,刘小斌他们4人每个季度至少要按照路线巡护一次,每天都要爬上爬下三十公里。在有熊猫留下特殊痕迹的地方,他们都要系上一根红毛线,用这种方式记录熊猫的踪迹和行为规律。如今,多年以前系上的红毛线已经褪色了,新的红毛线还在不断的系上。在这一根小小的线绳上,牵动着人类对熊猫的关爱。
雍严格今年六十岁了,爬山对于他来说已经有些艰难。现在他希望有一个年轻人来接替他,继续在三官庙做研究保护大熊猫的工作。
叶新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了动物学硕士学位后来到这里工作,现在在三官庙保护站工作的人里边,他是学位最高的人。
1997年,叶新平从中南林学院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佛坪保护局工作。从那时开始,他跟着雍严格学习如何在野外跟踪大熊猫。
2005年,叶新平在遥感监测的基础上,用地理信息系统,准确地绘制出佛坪保护区内大熊猫密度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