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多彩芙蓉洞 本色雪玉洞(3)
2010-05-11 15:20
2003年1月下旬,江口水电站蓄水过程中,芙蓉江水位提高,渗透到江畔的各个洞穴中,引发了一次小小的地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芙蓉洞也受到了地震
2003年1月下旬,江口水电站蓄水过程中,芙蓉江水位提高,渗透到江畔的各个洞穴中,引发了一次小小的地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芙蓉洞也受到了地震的影响,所幸只发生了轻微的坍塌,并没有影响最重要的景观。为了安全起见,芙蓉洞的开发商关门整修,不仅适当修改了游览路线,还花100万元改造了洞内的灯光设施,把半数的暖光灯换成了冷光灯。
芙蓉洞的这次整修意义重大,光源的变化,可以减少对沉积物的能量辐射,从而减缓其老化速度。而让我慨叹的是,“祸兮福所倚”,江口电站蓄水结束后,整个芙蓉江的水环境改变了,这个大环境的改变加大了芙蓉洞这个小环境的湿度,湿润、空气流速减缓,这对于洞穴而言也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可以说,开发10年来,芙蓉洞走过了一条充满坎坷的成功之路,引起了世人的瞩目,获得了许多的赞誉。可是这10年,走过国内国际一些名洞之后,我的审美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10年前,如芙蓉洞般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的灯光设计,让我眼花缭乱、赞不绝口。10年后,我觉得这宛如浓妆艳抹的女子,让人看不到她们洗尽铅华后的本质。
真正的改变是从探察雪玉洞那天开始的。1997年春节期间的一天,退休干部王成云在距丰都县城12公里左右的龙河峡边发现了一个溶洞口。他立即回家邀约同伴。经过半个多月的不断探索,他们探察到洞内有洁白钟乳石无数,遂上报政府。朱学稳教授很快来到这里进行了考察。他对这个洞的景观价值和科研价值评价颇高,并为之取名为“雪玉洞”。此后,在招商引资的6年里,村民听说雪玉洞里有宝贝,纷纷跑进去看新鲜甚至掰走石钟乳。王成云不忍心宝贝遭劫,在洞口搭了个木棚,做起了义务的护洞人。2001年秋天,丰都的朋友邀我考察雪玉洞,他又义务当了我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