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旅游 > 江山多娇 >

【四川】峨眉山:从盆地升向天庭(2)

2010-06-01 15:10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者:牛黄
对古人而言,登山的方式是没有选择的,任何名山大川,都得自己一步一步踏上去。唐太宗即使身为一国之君,也得费上几天的脚力登到金顶去,方可吟出
对古人而言,登山的方式是没有选择的,任何名山大川,都得自己一步一步踏上去。唐太宗即使身为一国之君,也得费上几天的脚力登到金顶去,方可吟出“还似成都望,直到峨眉前”的传世诗句。而如今,游客可以选择坐缆车、开车,还有步行。
 
一到山门,便看见许多虔诚的香客,手持竹杖脚踏芒鞋三五结伴上山朝拜,在他们看来,这种世俗的选择是无谓的。既然来到仙山胜迹,那就要老老实实一路烧香礼佛。
 
我们决定开车到万年寺,从半山腰正式进山。万年寺最值得一书的就是普贤菩萨骑六牙白象铜铸像,这个国宝级的珍品出现在你面前时,无法不让人心怀敬意。实际上,正是因为万年寺率先供奉普贤,峨眉山上的多数寺庙才相继供奉普贤,峨眉山也由此得成“普贤道场”之称。
 
看着陆续进来的香客与旅游者,我已无法弄清自己的身份:是游人,还是香客?
 
从万年寺一路走到清音阁,宛如进入了一方空灵的天地。两边的溪水清脆地泻下,两架飞跨的小桥连接着这个交会处。这山是如此之大,就这其中的一段,也包罗了万般事物。鸟鸣,风吹,泉涌,叶落,它们的美如此简单,简单得让我们无法言喻。
 
峨眉山:从盆地升向天庭
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距峨眉山市7公里。山体南北延伸,绵延23公里,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山坡西缓东陡,东坡为逆向坡,另有断层崖,山势险峻。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高出东麓平原2600米
 
清音阁原是取晋人左思《招隐诗》里“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之意。就在这个空间里,高山流水、空谷幽岚都是它的形容词。这般水声玲珑天地清朗的世界,又何必架一具形式主义的古琴轻拨慢奏呢!
 
其实只要在峨眉山里,无时无刻都会浸染着那融和的气氛,自然与人工都可以达到壮阔的境地,二者又如此不分,欣赏这美便有了多重的视角。
 
登临金顶,眼见这一大片平地,仿佛是飞来的巨石,硬生生地嵌在山顶上。3000米的海拔,高得刚刚合适。在山脚时,我们还穿着短袖,此刻已经把防寒服裹了起来;它就这样穿云越雾,揽冬入夏,一并收纳。难怪它也意欲成为“天下第一山”。这个第一,就在于它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存的极端丰富。
 
舍身崖下是厚重的云海,最远处,缕缕霞光变幻着颜色透出来,一轮彤红的太阳冲了出来,撕破了暧昧的云团,云海很快变成了深蓝色,尔后随着太阳的升起,厚重的感觉逐渐消失,云海还原成了真正的云。
 
这个过程其实每天都在重复,但我还是忍不住为它叫好起来。对每一个看到金顶日出的人来说,它一定是最美的。谁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呢?就是日出这件事,每天都是新鲜的。
 
金顶对于峨眉山的意义,就如同圆满光明的结局对故事的意义一样。峨眉山此刻如同一个宽厚的老人,容纳下了所有的东西。一株杜鹃,一群猴子,一帮游客,他们在山中都可以自得其乐。
 
再次考虑关于上山路线与方式的问题,我突然发现了自己先前的错误。其实,不论以任何形式上山,看到的始终是大美至哉的峨眉山!
 
所谓仁者乐山,也是在这般景象下才能产生的语言吧!
 
专家评语
 
儒、释、道三教并存共处,相依相存。——王石
(责任编辑:小雅采薇)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